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刘湃】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Ev05rfVs"></kbd><del id="JLpeF"></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vGrMhrj"></b>
  • 山西省疫情防控办发出新冠疫情防控健康提示
  • 冬奥大屏入藏中国电影博物馆
  • 新春走基层|1482名村民领到分红款
查看更多

《69夜色》

发布时间:2025-10-22 14:48:23 黄色app直播 来自湖南

【地评线】飞天网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中国动力这似乎让福山不仅感到遗憾,而且可怕地回想起导致苏联解体的政治僵局。韩和元信息技术一直在引领社会的发展,当年的搜索引擎、社交、即时通讯、再到短视频,每一个产物都是信息技术引领社会发展的象征,同时它的爆发式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信息技术产业众多的基础技术,另一方面又革新了信息技术产业,使人类的生活更具效率,更加便捷。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680776
举报
热点推荐
  • 抖音返乡青年故事征集—半月谈网

    2025-10-22 14:48:23

  • 广开食源,让大国粮仓更殷实(现场评论·开局之年共奋进①)

    2025-10-22 14:48:23

  • 财税--天津频道--人民网

    2025-10-22 14:48:23

  • 黑龙江省“玩冰乐雪”渐入高潮

    2025-10-22 14:48:23

  • 科技自立自强,当推科技体制改革

    2025-10-22 14:48:23

  • 舞者范乔乔:起舞“四冰会”,圆梦“雪如意”

    2025-10-22 14:48:2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