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3nJZR9s"></kbd><del id="K1DF1"></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WpoMc"></b>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中国国内(含港澳台地区)开通城市
  • 追光丨新学期,看我动如脱兔!
查看更多

《深夜男女福利18黄》

发布时间:2025-10-23 00:44:40 shkd-595 磁力链接 来自湖南

人民网“战疫”求助与建议通道&nbsp;&nbsp;老年人“扫码出行”难,怎么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6个经济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超越大众消费阶段。吴尊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变异毒株的可能性非常小吴尊友表示,从目前来看,未来出现比现在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出现致病性加强,或者说病毒出现“返祖”到德尔塔病毒,甚至原始毒株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050806
举报
热点推荐
  • 外媒:美偏执对待中国飞艇很不合理(3)

    2025-10-23 00:44:40

  • 微视频:感受澳门乐无限

    2025-10-23 00:44:40

  • 福建福州市晋安区: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公司模式&nbsp;破解老旧无物业小区治理难题

    2025-10-23 00:44:40

  • 走进企业看信心|“忙碌劲儿”成为新年主旋律——探访黑龙江工业企业节后开工热潮

    2025-10-23 00:44:40

  • 她来了!“元宇宙中华文化推荐官”神秘亮相

    2025-10-23 00:44:40

  •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评选结果公布

    2025-10-23 00:44:40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