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类山寨行为,律师储江总结到,这种商业模式法律问题重重:仿冒或冒用ChatGPT、OpenAI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可能构成《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下的一系列侵权行为;以之牟利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可能产生《商标法》、《反不正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民事或行政责任,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提供这种跨境经营服务存在私自搭建国际信道的情形,还有可能违反《网络安全法》、《刑法》的相关规定,承担行政责任或构成刑事犯罪。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存储设备泄密案件频发。涉密硬盘作为承载国家秘密信息的关键载体之一,一旦出现使用或管理漏洞,将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密盘离位埋风险
——违规捐赠。某单位办公室主任张某因设备兼容性不足,擅自将涉密计算机捐赠给对口扶贫村学校。张某错误地认为将涉密计算机中的硬盘“格式化就安全”,经保密教育后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急追回并更换硬盘。
——盗用密盘。某涉密信息系统运维企业派驻至某省直单位的运维人员,在运维时发现某设备硬盘为固态硬盘,便起了私心,私自拆卸带回家并安装在个人电脑中。由于该硬盘上“三合一”程序运行正常,开机后启动违规外联告警。
——送修失管。某单位一台涉密复印机发生故障,请售后服务商派人维修。维修人员断定是复印机硬盘出了问题,须将其返厂维修。该单位有关工作人员毫无保密意识,让其将涉密硬盘带离且全程无监督。几天后才发现该硬盘已被送往境外,涉密数据严重失控。
上述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员均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全链严管筑防线
单位、个人使用涉密硬盘务必高度重视存储设备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共同筑牢保密防线,避免密从“盘”丢。
——筑牢法律意识“防火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不得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织密闭环管理“防护网”。涉密硬盘应按照专项登记、专人专用的原则实行管理,配发时应做好台账登记,标明序列号和责任人姓名;使用时应严格按所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管理,详细登记设备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等信息;坚决杜绝接入互联网或非密设备,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安全移除,避免长时间插在终端;销毁也应履行相应审批、登记手续,形成闭环管理。
——拧紧设备维保“安全阀”。选用境外生产的涉密硬盘时,应提前进行安全保密技术检查,消除泄密隐患。涉密硬盘出现故障时,应由机关、单位内部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维修;如需请人上门维修的,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并指定专人陪同,严禁接入维修人员自带设备。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拆除涉密存储部件或进行专业销密,选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定点维修单位,并派专人全程监督,确保不失控。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及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编辑:胡寒笑】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加速回升,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 今日热点
- 外媒:或激怒美国?伊朗军舰获准通过巴拿马运河
- 电力行业信用状况年度分析报告(2022)
- 向北约盟友伸援手 拜登称美准备助土耳其应对地震灾害
- 德媒:欧洲不愿卷入美对华经济战
- 巴生港自贸区将成中马经贸合作新平台
- “铁饭碗”最新排名出炉!国家电网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