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草案将二审 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2025-10-23 16:28:08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图为“—区二区三区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完善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实现“事前感知,有效应对”;二是必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打破条块分割的旧观念旧框架,实现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联动效应,形成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合力;三是必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是必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着力布局全国区域应急力量中心和体系,确保对突发情况及时有力启动应急响应和快速进行处置;五是必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六是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行政监督,增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能力。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谢雁冰)生态环境法典污染防治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即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王翔2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污染防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今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

  王翔说,根据各方面意见,污染防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充实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增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内容。

  二是加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资金保障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三是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四是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标准,加强重型货车大气污染防治和机动车船等排放检验造假的监管,明确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等监督检查要求。

  五是增加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的内容。

  六是进一步加强进入内河船舶的水污染防治。

  七是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标准,强化建筑垃圾污染防治。

  八是明确取得放射性污染监测机构资质的条件。

  九是完善化学物质污染防治制度。 (完) 【编辑:刘湃】

下载养生两性知识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