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约会吧 公司近期在互动平台表示,CPO是行业未来技术方向之一。摄
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巡演现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供图
“十四五”征程波澜壮阔。作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统战工作锚定时代坐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搭平台、深聚合力,团结各方力量共绘发展蓝图,在北疆大地奏响同心同行的时代强音,为区域腾飞注入澎湃动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石榴花开映北疆 同心掬得满庭芳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党委全会,从改善民族工作大环境着眼,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审议通过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出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专题课程占比提升至20%以上,推动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完善党委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赋予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负责各项工作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职责,赋予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负责民族工作贯穿主线职责,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和民委委员制作用,推动各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列入工作计划和要点,同本职工作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建立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重大资金和项目安排等贯彻主线的审核、评估、清理机制。
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写入各部门各单位“三定”规定,写入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推动写入各类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强化各群团组织对所联系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动员和教育引导,不断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一是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教育教学活动等,营造抬头可见、随处可感的浓厚氛围。
创作展演《三千孤儿入内蒙》舞台剧,打造推出《长城长》、《黄河魂》、《中华龙》等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涵的北疆文化节目,织密扎紧各族干部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连续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研讨会,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工程,建成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和19家研究基地,推动形成研究矩阵和攻关合力。
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分学段用好《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大家庭》等教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各族青少年心灵。
二是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推进互嵌式发展建设项目试点304个,开展民族团结交融行动,建成“石榴籽系列”阵地2057个。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41个地区和单位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区、单位,31个集体和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模范称号。
三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蒙古实践。2024年全区产煤12.9亿吨,完成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发电超8000亿度,外送电量3150亿度、占全国16%,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区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全国人民餐桌上有了越来越多来自内蒙古的绿色食品;全区陆路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进出口总额超2000亿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四是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以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于地方性法规修法全过程,稳慎有序开展“立改废”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微治理体系,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把民族事务纳入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打造品牌活动 唱响北疆团结“同心曲”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创新打造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引领品牌活动,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润物无声于一场场讲座、一次次谈话中。
名家讲坛 加强统战成员思想引领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聚焦精准加强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创新打造统一战线“思想北疆·同心筑梦”大型讲坛,计划连续举办3年、每年举办3期,目前已举办5期,每期都邀请相关领域全国知名专家作为主讲人,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各领域思想实践成果。
讲坛设自治区主会场,盟市设分会场,通过现场讲授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统战系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高校、国企、科研院所统战部门负责人和各领域统战成员代表,并根据每期讲坛主题和内容动态调整参会人员范围,以期让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级统战干部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培训。
恳谈活动 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力量
2024年,为更有针对性加强统一战线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在全区统一战线部署开展“谈巨变、感党恩、共促两件大事”恳谈活动。
2024年11月20日,自治区统一战线“谈巨变、感党恩、共促两件大事”恳谈会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达古拉与大家一起恳谈时说,策划这次恳谈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教育引导全区统战成员从新中国成立75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更加坚定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开展以来,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统战部门上下联动,分领域、分层级与统战成员进行恳谈,并将恳谈活动与统战领域开展的主题教育、联谊交友、党外干部双走访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现场观摩、实地调研、现身说法、制作节目视频等方式,覆盖各领域统战成员及各族群众6万余人次。
谈心谈话 架起党外人士沟通桥梁
“统战部的同志既能够细致倾听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困难,又能够耐心解读相关政策,这份尊重与关怀让我更加明晰责任,更坚定了立足岗位建功的信心,统战部是党外人士真正的‘娘家’。”在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有关同志面对面谈心谈话后,无党派代表人士、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王岩深有感触。“谈心谈话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对党外人士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更好履职尽责,深耕专业领域,积极建言献策,为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贡献智慧和力量。”民进内蒙古区委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农牧环资处处长黄占兵表示。
2025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围绕做实统战部门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创新开展了统战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学思想、话同心、听真言”谈心谈话工作。
截至目前,自治区本级、盟市、旗县(市、区)和高等学校、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共确定2900多名统战干部(党员干部)与1.7万名党外代表人士“一对一”开展谈心谈话,以推心置腹的态度倾听心声,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收集意见建议,以诚心实意的行动解决困难问题,并及时向党外人士反馈办理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基层统战系统单位联合联动
103个旗县全部实现联合办公
当三个十余人的县城小部门被整合为基层统战大系统之后,准格尔旗创新打造“一准同心·万众同行”统一战线工作主品牌,年均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基本聚焦和覆盖了统战各领域工作和各类统战对象。
这只是内蒙古基层统战系统推行联合办公的一处缩影。如今,内蒙古103个旗县(市、区)已全部实现联合办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正在内蒙古遍地开花,像准格尔旗这样的基层统战系统单位联合联动且合心合力的局面越来越多见。
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和内蒙古民委、工商联联合制发了指导意见,按照“统战牵头,民委、工商联积极配合,职能职责不变”的原则,将统战部、民委、工商联工作力量整合起来,集中管理,联合办公,同向合力,解决旗县(市、区)统战系统单位人员少、力量分散等现实问题。
因为联合办公,目前每个旗县(市、区)统战部门干部职工约33名,统战重点工作由当地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主持,当地统战部、民委、工商联三家环节以上干部共同参加的会议集中部署。
随着系统单位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的变化,各旗县(市、区)统战系统单位围绕党委中心大局统筹谋划和部署工作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运行机制、平台载体和工作品牌。
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统战系统单位“联合研究室”已运行一年有余。该机构实行双周例会制度,推动统战系统重点工作、重大调研课题联合推进。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统战部、民委、工商联班子成员组成6个联络组,把各苏木乡镇(中心)、旗直部门、国有企业、垂直管理单位分6个片区,采取分组包片的方式,分类指导统战工作。
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统战部、民委、工商联每个单位安排2至3名工作人员入驻“联合办公综合办公室”,集中做好决策参谋、综合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
……
“不仅有效避免了业务工作同质低效,实现了重点聚焦,还增加了统战系统单位的存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效出乎意料。
围绕重点课题建言
聚力促发展 共绘北疆发展“同心圆”
内蒙古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大量的统战人士。他们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投身实践。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在凝心、汇智、聚力等方面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激发广大统战人士爱国奋斗精神和创新创造活力,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舞台、服务大局畅通渠道。
统战架桥 民营企业助北疆
2023年,以“汇聚蒙商力量,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的世界蒙商大会,吸引20余国400余位蒙商代表参加;2025年,“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行”,170余家民营企业聚焦内蒙古“十大产业集群”布局和边境地区产业发展定位,促成40个项目成功签约,协议总金额517.2亿元……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配合组织了多场面向区内外民营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这一场场活动,正是“统一战线搭台铺路,民营企业大放光彩”的生动诠释。
统战聚力 专家服务团惠北疆
在内蒙古基层村镇,活跃着一支“统一战线专家服务团”。这支服务团成立于2010年,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牵头组建的,党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交友、实践锻炼、服务基层的活动平台。服务团采取“点菜式”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参加成员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和选派。
“十四五”以来,共9批次、80余名党外专家学者,分赴6个盟市的嘎查村开展医疗义诊、基层医务工作者培训、特色农业种养殖培训、动物疫病防治等活动,累计服务基层群众2600余人次。
统战汇智 智库建言赋能北疆
“十四五”时期,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提交提案1011件,立案915件,向党委、政府提交意见建议及向政协上报社情民意5606篇(条)。
同时,他们还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奶业振兴等深入调研,已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20余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形成调研报告12篇。
五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积极引导、支持区内外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需要时建言,在关键处议政。动员鼓励无党派人士围绕自治区党委年度重点课题选题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形成9篇高质量调研成果。(奥蓝)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