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产站城开发要求我们重新进行认知国家再三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但如何把口号和目标落实到行动中,这需要解构城市万事万物的生长逻辑,当下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产业和人口在规模上的高度集聚。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曾玥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项活动成功举行。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逆势而上”,亮点纷呈。中方如何看待中国东盟合作?对当前中国东盟关系有何评价?
郭嘉昆: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相近、理念相通、利益相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东盟高层往来频密,政治互信巩固深化,融合发展的势头不断增强。双方高度重视发展战略对接,制定《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双方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强化产供链融合与韧性,今年年内将正式签署自贸区3.0升级议定书,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动能。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平稳运行,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方兴未艾,创新驱动发展开辟新前景。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活动蓬勃开展,教育、青少年、智库、媒体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推出“东盟签证”,同新、泰、马三国全面互免签证,与文莱互予对方公民免签待遇。走亲戚般的往来,让心相通更加紧密。
中国东盟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以“东盟方式”解决好东盟内部问题。我们致力于同南海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与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共同建设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国际风云越是变幻,越要把稳合作之舵,同筑共赢之路。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田博群】
“那个时间,路上有锻炼身体的人,有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还有大量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路灯一关,人们工作、出行都不方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今日热点
- 王伟中与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座谈交流
- 《砖块消消消》绿色度测评报告
- 全球连线|小秦岭重回动植物宜居之地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 以赛训提高技能,浦东新区举办2022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大赛颁奖仪式
- 举办奥运盛会 赢得世界瞩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