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l7M21"></kbd><del id="ENdXJ"></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4n2sEf"></b>
  • 立志&nbsp;&nbsp;崇志&nbsp;&nbsp;笃志
  • 法治中国:筑牢长治久安基石
  • 国产大飞机这五年:通过产业化“大考”
查看更多

《日产mv免费看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23 14:58:41 伊人Av麻豆 来自湖南

备战23年无缘“飞天”的航天员爸爸,依然在坚持训练,他的秘密是什么?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安全第一!防患未然永远好过亡羊补牢。落实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民生工程社会参与制度,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市民民主参与能力。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419349
举报
热点推荐
  • 《勇敢的世界勇无止境版》在线观看

    2025-10-23 14:58:41

  •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政协网

    2025-10-23 14:58:41

  •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举办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领导架构成员就职典礼活动

    2025-10-23 14:58:41

  • 国台办:只要民进党当局认同“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协商就可恢复

    2025-10-23 14:58:41

  • 人民网启动数据新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2025-10-23 14:58:41

  • 文艺星开讲丨如何走进“装台人生”?张嘉益、闫妮这样说

    2025-10-23 14:58:4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