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RjHIb"></kbd><del id="EUeGfbYq"></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f3QnFLyG"></b>
  • 八一锐评丨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 第十三次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
  • 浙江文旅观察:户外运动何以成假期标配?
查看更多

《卫和江淑容二次上船》

发布时间:2025-10-24 01:09:18 湿透j〇避雨×p中字 来自湖南

瓦解敌军的“高树勋运动”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创造有利条件此外,该企业旗下子公司还成功研制出超轻环保玻璃瓶,用来替代装啤酒的有色塑料瓶。  今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决定,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基本规则,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在浦东新区实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从这里起源,一路奔向远方。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2364678
举报
热点推荐
  • 春节期间贵州旅游市场热游客玩得嗨个性消费成倍暴增

    2025-10-24 01:09:18

  • 甘肃张掖:超2000“赛道”升级&#32;10万余职工争先

    2025-10-24 01:09:18

  • 湖北郧西:“千村千面”&nbsp;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2025-10-24 01:09:18

  • 中国侨联形象识别规范(VIS)及应用指南

    2025-10-24 01:09:18

  • 未来汽车,无OTA不智能?

    2025-10-24 01:09:18

  • 航拍:龙舟竞渡清水江

    2025-10-24 01:09:1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