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yhec7r"></kbd><del id="slcWF7"></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NpZKSiw0"></b>
  • 【“飞阅”中国】西宁:都市周边的美丽丹霞
  • 全市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召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查看更多

《王者荣耀女英雄被淦》

发布时间:2025-10-24 10:44:44 2024海外优青名单 来自湖南

俯瞰贵州美如画卷的清溪峡未料,岛内民航管理机构却官腔官调地答称,已收到“申请”,正在讨论中;交通管理部门也说,还在考虑运量问题,评估妥善就会开放。平安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一方面,主板IPO审核速度将加快、承销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容,券商投行收入增长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注册制配套制度持续完善,股票上市、退市逐渐市场化,倒逼券商延长投行服务链条、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投行、PE、并购、再融资等业务的有机结合,满足上市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国海证券指出,今年节后市场窄幅调整是大势的延续而非兑现,经济短期难证伪、业绩空窗叠加政策发力预期下,仍可对两会前市场保持乐观。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445823
举报
热点推荐
  • 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2025-10-24 10:44:44

  • 日报:中国送餐机器人加速走向海外

    2025-10-24 10:44:44

  • 俄罗斯威胁“不续约”,美国急了

    2025-10-24 10:44:44

  • 俄媒:乌克兰大使抱怨德国拖延供应武器

    2025-10-24 10:44:44

  • 新华网贵州频道—镇宁县

    2025-10-24 10:44:44

  • 《求是》社论:满怀信心向前进

    2025-10-24 10:44:44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