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6% 外交部回应

2025-10-23 16:32:23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图为“倩女幽魂 麻豆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完善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实现“事前感知,有效应对”;二是必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打破条块分割的旧观念旧框架,实现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联动效应,形成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合力;三是必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是必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着力布局全国区域应急力量中心和体系,确保对突发情况及时有力启动应急响应和快速进行处置;五是必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六是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行政监督,增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能力。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曾玥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多项活动成功举行。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东盟合作“逆势而上”,亮点纷呈。中方如何看待中国东盟合作?对当前中国东盟关系有何评价?

  郭嘉昆: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相近、理念相通、利益相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为亚洲和世界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东盟高层往来频密,政治互信巩固深化,融合发展的势头不断增强。双方高度重视发展战略对接,制定《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双方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强化产供链融合与韧性,今年年内将正式签署自贸区3.0升级议定书,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动能。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平稳运行,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方兴未艾,创新驱动发展开辟新前景。

  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活动蓬勃开展,教育、青少年、智库、媒体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推出“东盟签证”,同新、泰、马三国全面互免签证,与文莱互予对方公民免签待遇。走亲戚般的往来,让心相通更加紧密。

  中国东盟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以“东盟方式”解决好东盟内部问题。我们致力于同南海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与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深化海上务实合作,共同建设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国际风云越是变幻,越要把稳合作之舵,同筑共赢之路。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田博群】

下载凤凰新闻网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