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CekUqEk"></kbd><del id="9TPLUrOZ"></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mgaOkv"></b>
  • “MOSS”的原型竟然是它!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 BaoBao站你的模样——我们在西部的故事
  • 王昆华用好“互联网+医疗”,把群众的健康扛在肩上
查看更多

《成人大鸟视频》

发布时间:2025-10-23 14:06:29 麻豆演员颜值排名2022 来自湖南

国家邮政局:推动满足条件的关停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尽快解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由桥水独资的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注册资本亿元人民币。相比于在新能源大潮中一枝独秀的比亚迪,全年盈利超160亿元,北汽蓝谷、赛力斯、江淮汽车、海马汽车、众泰汽车等多家企业在2022年则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股东户数增减,只是个股筹码集中与发散的体现,不是个股涨跌的唯一驱动力。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501246
举报
热点推荐
  • 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

    2025-10-23 14:06:29

  • 天天新消息丨美国油品库存继续积累

    2025-10-23 14:06:29

  • 广东:千里红树林沿海筑“绿堤”

    2025-10-23 14:06:29

  • 奏响双鸭山招商引资最强音

    2025-10-23 14:06:29

  • 浙江龙港渔民意外捕获野生中华鲟&nbsp;第一时间放归大海

    2025-10-23 14:06:29

  • 公告精选:联特科技CPO项目暂未形成收入;益生股份1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收入环比增81%

    2025-10-23 14:06:2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