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3148分|
1091500人|
5416702Mb
中新社杭州10月24日电 题:中国“两山”理念何以引发世界共鸣?
——专访巴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执行总监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
作者 钱晨菲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历经20年的丰富与发展,这一理念不仅在中国社会凝聚起高度共识,更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源于中国浙江的实践成果,如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呼应?如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守护共同家园的实践中愈发鲜明?近日,巴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执行总监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André Loubet Guimaraes)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发表相关观点。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不禁想起今年6月那次短暂的中国之行。当时,我有幸与巴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的同事及其他巴西民间社会组织代表一道,与中国生态环境研究人员展开交流。在行程中,我们不仅时常听到这一理念被提及,更亲眼见证了它在中方机构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在我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道出了自然保护作为实现全球人民长期健康与繁荣的战略手段的本质。如今,我们再也无法在忽视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繁荣发展。
人们需要绿水青山、清澈河流与新鲜空气,唯有如此,才能在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将自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非与自然割裂开来,我们才能保障所有人的粮食安全与福祉——这正是我所理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递的核心信息。
2025年8月11日,浙江湖州余村,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字样的石碑。孙杨洋 摄中新社记者:如何理解这一理念中蕴含的“平衡哲学”?这一东方智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哪些共通之处?
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被当作相互对立的选项,世界各地的发展进程往往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而“平衡哲学”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已超越了那个阶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领导人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实则是在保护经济和社会。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体现的东方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与实践,以造福当下及未来的世世代代。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指出:“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025年8月15日,航拍杭州西溪湿地。钱晨菲 摄中新社记者:您认为当前全球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经验能为全球提供何种借鉴?
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若全球能就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达成共识,我们便能制定出更全面的行动计划,以应对气候等生态问题。在将技术与创新视为核心资产的同时,我们更应把生态修复与保护看作保障人类共同未来的一份保险。
全球生态问题持续存在,主要原因在于言行之间存在差距。以气候变化为例,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已达成共识:我们已拥有缓解气候变化、遵守《巴黎协定》所需的全部技术和信息,希望实现将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但目前缺乏的是实际行动。
有效的公共政策需要将我们已知的知识付诸实践。中国在规划和实施必要变革方面的能力,为世界应对环境挑战提供了范例。
中新社记者:全球南方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有哪些机遇?如何能携手合作,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过去15年里,中国一直是巴西的主要贸易伙伴。今年6月,我们在北京、上海和杭州访问时,与中方专家探讨了如何从生态角度提升这一贸易关系,以期为两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此基础上,从巴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的科学视角来看,巴西和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合作及绿色贸易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研究合作能够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而在更广泛的倡议推动下,这将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合作。
2025年6月23日,巴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代表团访问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供图今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在巴西贝伦举办。这正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届时将汇聚各国先进的科学成果,为COP30之后的全球生态保护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携手合作、集思广益,共同为世界提供所有人都迫切需要的答案。(完)
受访者简介:
安德烈·卢贝特·吉马良斯,巴西亚马逊环境研究所执行总监,长期投身于生态环保领域研究。
【编辑:惠小东】
版本:5.1.7
更新时间:2025-10-25 00:48: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