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不到十天,秦刚首次出访就选择非洲,如他所说,“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3年年初首访非洲的优良传统”。
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回应人工智能发展需要,拟增加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框架性规定。
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王翔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其中,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拟提请二次审议。
王翔介绍,2025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拟作以下主要修改:一是充实网络安全工作指导原则;二是增加促进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内容;三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进一步做好与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衔接;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处罚规定。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王翔表示,网络安全法施行以来,网络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加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技术取得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违法行为仍屡有发生,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王翔进一步介绍,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回应,采取“小切口”方式对法律责任制度进行修改。一审后,根据各方面意见,拟对修正草案作进一步完善:一是,拟增加规定:网络安全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二是,回应人工智能治理和促进发展的需要,拟增加一条关于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框架性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创新并加强人工智能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拟对部分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作进一步完善,同时,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强与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衔接。
王翔还透露,今年9月12日至10月11日,前述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108人次提出的162条意见。同时,湖南长沙、新疆库车、西南政法大学等11个立法联系点积极反馈意见。社会公众和立法联系点主要就加强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完善处罚规定、加强法律衔接等提出意见建议,有关意见经研究予以吸收采纳。(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编辑:曹子健】
城市化的车轮滚滚碾过的时候,碾碎了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的碾断了维系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线索——乡愁。。
- 今日热点
- 权威访谈·“强信心·抓落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访辽宁省委书记郝鹏
- 人民网发起“农村防疫公益行动” 诚邀各界伙伴加入
- 经开区新增41项公积金业务服务事项
- 《经济日报》:锻造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强韧筋骨”
- 河北省网信办主任会议在石家庄召开
- 整治“层层加码” 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