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vOslHH7p"></kbd><del id="jJAz6f8"></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7nrMO"></b>
  • 京津冀--河北频道--人民网
  • 提前还房贷引关注 贷款者为何排队还钱
  • 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查看更多

《tieniu.T∨查询》

发布时间:2025-10-24 11:02:53 麻豆tv传媒免费 来自湖南

刘邵子洋:积累经验,等待机会  使馆立即将相关情况通报土耳其官方,请其全力搜救,同时发动领区领事协助志愿者多方查找当事人下落。全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恩来同志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的历史贡献,反映了他坚定的信仰、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和睿智豁达、灵活高超的交往艺术。报告预估,到2028年,台湾18至21岁大学学龄人口数将继续减少约20%,将仅有万名大学生。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476086
举报
热点推荐
  • 社会民生--山西频道--人民网

    2025-10-24 11:02:53

  • 欢迎访问中国建设银行网站

    2025-10-24 11:02:53

  • 庐剧《秦雪梅》合肥首演:新角挑大梁非遗焕新生

    2025-10-24 11:02:53

  • 漫评CBA:首钢新外援尼克首战中规中矩

    2025-10-24 11:02:53

  • 00后的别样春节:给年味儿加点料

    2025-10-24 11:02:53

  • 图解:共同富裕这件事,为何等不得,也急不得?

    2025-10-24 11:02:53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