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4Di5KTSE"></kbd><del id="HySJY"></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mS3GqK"></b>
  • 因滑雪而变 秦岭山城“动起来”
  • 别人家的学校!甘肃一中学课间操跳敦煌舞
  • 【中国网评】中阿关系提质升级,美国与其说酸话不如反躬自省
查看更多

《91精选》

发布时间:2025-10-24 04:18:07 黄色漫画在线免费观看 来自湖南

2022年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8%他的坚定信仰、崇高品质、精神风范永远滋养淮安大地,他高风亮节的道德品德、鞠躬尽瘁的工作作风时时刻刻激励着家乡人民。凭借着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我刻苦训练,在公司、集团组织的竞赛中逐渐地崭露头角,慢慢地积攒了冲击全国大赛的实力。无数像刘博洋一样的天文爱好者,无数对科技充满好奇与向往的人,培厚了中国航天、中国科技发展的社会土壤。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614060
举报
热点推荐
  • 人民日报看辽宁--辽宁频道--人民网

    2025-10-24 04:18:07

  • �

    2025-10-24 04:18:07

  • 老人高血压,1种奶饭后喝,助消化,易吸收

    2025-10-24 04:18:07

  • 【国际漫评】老掉牙的把戏

    2025-10-24 04:18:07

  • 白雁看点转发赚钱下载

    2025-10-24 04:18:07

  • 春季赏花正当时昆明百万郁金香烂漫盛开

    2025-10-24 04:18:0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