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当前的世界体系和国际秩序。
|热解读|太平洋浩瀚无垠,连接着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习近平主席曾用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亚太各经济体利益交融、命运与共的现实。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10月31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揭示了区域合作的核心价值,也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确定性。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在亚太经合组织这个大家庭里,中国始终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开放格局,让“开放包容”成为亚太合作的主旋律。
2014年,在北京雁栖湖畔,习近平主席以“大雁结阵齐飞”的古老智慧喻团结,倡导“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呼吁各方“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作为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为深化亚太区域合作擘画了清晰稳定的未来图景,成为各方凝聚区域共识、应对共同挑战的关键指引。
习近平主席出席了2013年以来的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3年,他首次提出和描绘“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2020年,他倡导“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的协作精神;2023年,他阐明“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些一脉相承的主张,是人心所向的集体共识,更是亚太地区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绘就“亚太梦想”到成就“亚太奇迹”,亚太地区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中国以自身发展持续为区域赋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该何去何从?
10月31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作出坚定回答:“我们要展现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亚太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
习主席多次强调,“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
十多年前,《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的美好愿景,从“路”的构想启程。习主席深刻指出,“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合作就在哪里”。
十余年来,“路”的叙事始终贯穿于中国与亚太地区伙伴的合作历程中。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迄今已为马来西亚及周边国家提供超过2.3万个就业机会;印尼雅万高铁跑出东南亚“最快速度”;秘鲁钱凯港今年前五个月进出口总额突破7.77亿美元……这些基础设施都为亚太地区脚下之路的“硬联通”按下快进键。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积极“延链”、勇于“拆墙”。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减至29项,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中国之治正逐步成为破解亚太地区融资瓶颈、规制壁垒与交往障碍的新样板。
中国对全球7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中国游”“中国购”持续火爆,外国朋友来华投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日益活跃的民间交往与人文交流,让亚太地区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越拉越紧。
“只要我们践行开放联通精神,太平洋就能变为促进繁荣增长的通途。”2024年,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
“中方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方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今年,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再次郑重宣示。
从共同制定互联互通蓝图的远见,到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担当,中国始终是亚太开放联通网络的构建者与守护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了新蓝图,中国将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为推动亚太合作行稳致远提出多点建议和多项倡议。从“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提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到“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到“深化技术开源开放合作,创建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中国方案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回应亚太各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既着眼于应对当前挑战,更侧重于引领未来发展。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务实精神赢得了这份信任。
明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世界可以期待,一个更具韧性与活力的亚太,将以“拉手”之姿,“链”就共赢新未来。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刘禛
视 觉丨颜妮
校 对丨李丹 李珊珊 毛长志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梁异】本报记者刘峣 玉兔二号影像图。。
- 今日热点
- 党建风采--天津频道--人民网
- 湖南衡阳:科技创新“创”出市场“蓝海”
- 《今生也是第一次》于共情中感受跨时代女性成长脉搏
- 2023年国考259.77万人通过资格审查 录用比约为701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东神头村:强党建抓产业促振兴
- 甜宠式恋情救不了偶像剧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