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性转变,加速推进正向“双循环”,应将实施正向“双循环”作为重要经济战略,彻底摆脱外部不利经济环境的干扰,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粮食行业:陷阱频发
亲本种子,一般是第一代用于杂交实验的种子,是我国严禁向外出售的农业资源。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国间谍情报机关始终对我国粮食数据和种质资源虎视眈眈,在我国内非法搜集亲本种子。
某境外间谍机关以高额经济报酬为诱惑,意图与境内人员朱某某及其公司建立所谓“合作”关系,以“合作制种”名义长期向其购买亲本种子。在利益的驱使下,朱某某明知此行为违法,仍选择铤而走险,通过将亲本种子放在其他申报出口的集装箱里面规避监管。最终,朱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其余17名涉案对象被处以不同程度行政处罚。
粮食产区:谍影重重
国家安全机关接到群众举报,某国领馆人员带领多名农业、生物等专业人员构成的调查团队先后多次赴我国某省重要农业产区,以开展“走访调查”名义违规探查搜集我国某农作物的产量和储备情况。调查发现,该团队人员具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工作中十分小心谨慎。在往返不同粮食产区时,频繁更换交通工具;在开展农业调查时,多选择乡间小路行进并在田地旁临时停靠。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相关情况后及时制止,依法对相关人员开展处置工作。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粮食安全,守护种质资源,是国家安全机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应尽之责。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持续加大对我国粮食领域渗透力度,窃取我国核心科研情报,对我国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与粮食安全造成显著危害。国家安全机关坚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与有关部门一道,依法防范、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对我粮食安全领域的窃密活动,重拳出击斩断境外伸向我国种质资源的窃密“黑手”,有力防范、制止了粮食安全领域失泄密风险隐患,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利实施,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广大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有危害我粮食安全的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编辑:刘湃】
媒体是引领舆论、影响民意、沟通民心的重要力量。。
- 今日热点
- “2023迎春紫砂·书画艺术名家邀请展”在海南文笔峰举办
- 磷石膏喷筑墙体推广应用现场观摩交流会在贵安新区举行
- 有望2023年底亮相 新款奥迪A3最新谍照曝光
-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 《惊声尖叫6》曝海报定档3月10日 鬼脸杀手惊悚骇人
- 正月十五 诗词话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