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
团结是力量之基,奋斗是成事之要。近年来,江苏在推动多党合作、服务“两个健康”、团结网络人士和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等领域积极探索创新,成效显著。新征程上,江苏统一战线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5月29日,由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工商联共同主办的“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新材料产业服务专场活动在无锡锡山举办。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供图助力民营经济产业发展
以“实”为先 “双强行动”面对面服务一线企业
6场活动累计参与企业843家,行业学会专家43名;现场回应解决90家企业诉求178条;闭环式反馈154家民营企业的280条具体诉求和建议;达成投资项目37个,产学研合作意向35个,银企合作协议26项……这一组亮眼数据,是江苏“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简称“双强行动”)交出的成绩单。随着该行动的持续深化,其助力江苏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正在不断显现。
自2024年以来,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聚焦服务江苏“1650”产业体系(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和健全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机制,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赋能民营企业为突破口,联合相关部门创新打造“双强行动”面对面服务一线企业的新机制,构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新平台。截至目前,已先后在无锡市锡山区、盐城市建湖县、淮安市金湖县、宿迁市沭阳县、常州市新北区和徐州市铜山区,分别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低碳、消费品制造、合成生物和工程机械等产业开展专场活动,有力推动区县核心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力。
协同打造创新生态,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引领性。聚焦江苏重点发展的“1650”产业体系,在重点区县,围绕行业分析服务、政策直通服务、产业支持服务、“双招双引”服务开展系列活动。举办服务产业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人才地图等资源,推动政府部门面对面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精准对接产业需要,在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体现独特性。坚持省、市、区三级联动,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优势,针对地区产业链发展差异,积极争取全国工商联、省级部门和学会协会、行业专家、省内外企业支持。通过产业发展合作对接会,重点在研发端、市场端邀请上下游企业参加活动,构建不同需求、不同维度、不同重点的对接链条。中石化华东石油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苏州实验室、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全联石油业商会、阿联酋中国江苏商会、江苏省材料学会、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等一批商协会与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进行了广泛对接。
完善沟通协商机制,在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上注重实效性。活动前,与地方政府充分对接,广泛收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地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需要的支持,特别是对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的需求,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园区重点招引企业”、“企业问题诉求”三份清单。活动中,针对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现场开展对话交流,涉企部门现场沟通回应问题,金融部门现场跟进企业需求。活动后,建立政企沟通协商活动中企业诉求的办理程序和情况反馈机制,形成工作闭环。
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寻美·南京”等活动。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供图凝聚网络人士力量
创新工作模式 探索网络人士团结引领工作方法
南京作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重点城市之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超过280万人,其中新媒体从业人员等网络人士约45万人。近年来,中共南京市委高度重视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中央和江苏省委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凝聚网络人士的新路径,探索出了一条有南京特色的“找朋友、交朋友、当朋友、汇朋友、挺朋友”的网络人士团结引领工作方法。
建强组织“找朋友”。中共南京市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召开全市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出台有关文件,分析研判形势,细化任务分工,推动工作载体建设,形成网络代表人物库。
凝聚共识“交朋友”。每年举办网络人士研修班,发挥资源优势,培养网络骨干近800人次;开展“紫金山麓·网咖沙龙”、“名家宁聚大讲坛”等活动百余场,在经常性交流中碰撞思想。
发挥作用“当朋友”。支持网络人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引导有序政治参与发挥建言资政作用,发挥优势献计出力,鼓励广大网络人士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深入开展“寻美·南京”活动,话题浏览量达2.6亿次,连续三年荣获“寻美中国”地市级活动组织奖。
聚力赋能“汇朋友”。打造系列工作载体,形成多元素、多主题赋能的“磁石效应”汇聚网络人士。赋予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职能,成立网络人士相关联谊组织133个;建成“雨山网虹汇”等12个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重点项目,为开展思想引领、线下活动搭建阵地;定期举办“发现南京”等主题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吸引网络人士参与。
助力成长“挺朋友”。坚持列名联系制度,中共南京市委主要领导4次同网络代表人士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利益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重视正向激励,深度发掘正能量网络人士,纳入工作视野加以培养,切实营造符合网络人士特点的健康成长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好朋友”的土壤还吸引了在宁外籍网络友人主动参与传播好声音的行列:叙利亚籍南京留学生王中叙制作记录在华生活的短视频,被外交部转发点赞;网络达人、日籍导演竹内亮支持南京乡村振兴的视频,浏览量超百万次。
民建会员在扬州仁丰里牵头组织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中共扬州市委统战部供图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建设多党合作历史文化街区 打造系列服务品牌
仁丰里地处扬州市广陵区明清古城核心,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古韵吸引了一批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此创新创业、传承非遗。
近年来,近千名党外人士走进仁丰里,调研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开展社会服务、传承非遗,塑造了街区独有的文化特质,有力提升了街区吸引力。
仁丰里的魅力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围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将街区打造成地标性文化高地,持续为多党合作增效能、为基层发展添动能。民革成立扬派根艺传习中心,让更多人了解和走近扬派根艺。民盟依托“永乐琴坊”,设立“民盟讲堂”,成立古琴非遗研学点,让社会各界零距离体验非遗。民进依托“彡(shan)寻民艺”和“同法艺术空间”,邀请市民共同聆听鱼皮拨浪鼓演奏,感受瓷器制作的乐趣。农工党成立扬州昆曲研学基地,以青少年喜爱的沉浸式体验方式,吸引两岸暨港澳地区千名学子感受扬州“戏曲古韵、绽放今辉”魅力,多渠道、多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践行社会责任、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工作。在仁丰里,各民主党派坚持“一党派一服务品牌”,打造了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服务阵地和品牌,充分展示民主党派的良好社会形象。民革实施“关助”计划,依托飞渔阁阵地,组织30余名民革党员志愿者与困境老人实行一对一结对服务,为社区孤寡、独居、空巢老人派送公益午餐,被社区居民亲切称为“爸妈食堂”。农工党打造服务基地,定期组织苏北人民医院资深专家开展义诊活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九三学社设立“仁丰里小剧场”,定期举办扬州评话、扬州昆曲等演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深受欢迎的网红剧场。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提高了民主党派社会影响力。
经过多年“文火慢炖”,街区吸引汇聚民主党派优势资源,一大批不同类别的民主党派文化工作者进驻,其中包括非遗人才27名、常驻文化名人68名、活跃创客202名。他们自带项目、资金,自主改造运营,共撬动民间资本6000余万元,形成各类空间53处,建成党外人士实践创新基地20家,打造文化游学项目27个和研学线路4条。仁丰里已成为党外代表人士展示能力、参与发展、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扬州传播多党合作故事、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独特窗口。
“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相关活动在泰州开展。中共泰州市委统战部供图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
“丝路信使”带来民族团结进步好愿景
11省区31个城市,“红石榴冬(夏)令营”让各族青少年在欢笑中增进了解,远程“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红石榴就业行动”让各民族群众在创业就业这片热土上找到归属,实现价值;旅游合作签约、旅游资源推介等活动让联盟城市成为旅游促进民族团结的新高地……这是泰州市创新成立“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简称“联盟”)两年来的活动缩影。随着活动的持续深化,该联盟已成为落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三项计划”的有效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平台,是江苏民族工作的特色品牌。
以研促融,谱写青少年交流发展新篇章。联盟成立以来,围绕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组织新疆昭苏、西藏曲水、贵州黔南州等地200余名青少年赴泰州参加“红石榴冬(夏)令营”,每年组织泰州和昭苏800余对、泰州和曲水500余对中小学生开展远程“手拉手”、结对子活动。举行“泰昭·石榴籽杯”山地自行车挑战赛,促进各族青少年在文化体育中交往交流交融。举办“丝路信使杯”主题征文活动和绘画比赛,彰显各族青少年同心筑梦、不负青春的美好愿景。
以嵌促融,构建各地互嵌式发展新格局。联盟成立以来,围绕互嵌式发展计划,数十家企业积极参与“红石榴就业行动”,两年招引联盟城市各族群众累计超过1万人次到泰州创业就业。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在协作地区建立劳务工作站和公共就业服务站,与贵州黔南州、云南丽江、西藏曲水、新疆昭苏等地建立跨区域岗位信息发布机制,每年对口推送岗位信息1万余条。近两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项目46个,培训规模达4万余人次,其中外来各族群众占比近60%。
以旅促融,打造东西部文旅发展新高地。目前,泰州与西藏、贵州等地确立了旅游合作意向,先后接待多批150多人考察团到泰州对接交流。每年“丝路信使”团队一路西行,历经7省区数十个联盟城市,进社区、访企业、入学校,开展丰富多彩交流活动近100场次,受众万余人。
以帮促融,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发展新赛道。“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组织社会团体先后为民族地区学校捐赠价值40余万元的电脑器材,添置1300套课桌椅和800多盏台灯,捐建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等价值超过300万元,为民族地区直播带货农副产品和特色美食300多种。通过联盟城市牵线搭桥,在新疆昭苏实施投资5亿元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投资4000余万元,种植中草药贝母,持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有力促进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苏同轩)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编辑:田博群】蓝方阵容强大,红方也非庸手。。
- 今日热点
- 安徽:江淮大地“志愿红”
- 直播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12月19日)
- 锐参考伊朗的报复可能正在路上,但会是什么呢?
- 跨境电商营销遇瓶颈?Perpetua或成运营利器
- 连续3季度亏损:波音今年第1季度亏损超12亿美元
- 太原开启根治欠薪春季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