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题:中国释放经济潜能为世界注入信心 新华社记者马晓澄 出境游咨询量和订单量暴增、多个省份包机出海抢单、企业外出洽谈业务积极性高涨、多个外企投资项目已经提上日程或者开始动工……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的活力正在加速释放,前景光明的中国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齐琪)记者11月3日从司法部获悉,为督促行政执法人员树牢执法为民理念,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走深走实,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
行为准则共10条,聚焦目前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尤其是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明确的四类重点问题,从正面引导和负面禁令两个方面逐条作了规定:一是严格遵循职权法定,二是严格做到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三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执法,四是严格做到公正执法,五是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六是严格推进文明执法,七是严格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八是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九是严格遵守行政执法案卷归档保存规定,十是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行为准则将以往散见于法律法规、有关制度文件的规定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凝聚成通俗易懂的内容。一方面突出正面引导,督促行政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提升规范执法意识。另一方面强调负面禁令,对一些既往规定中的禁止性内容进行了系统重申,明确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红线,便于行政执法人员全面掌握和严格遵守。
在规范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行为和程序等方面,行为准则要求严格遵循职权法定。严禁无权执法、越权执法、无证执法、借证执法。严禁第三方服务机构、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执法。要求严格做到积极履行法定职责。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确保执法到位。严禁不作为、慢作为。严禁该查不查、有案不立、压案不办、超期办案、拖延执行。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客观事实执法。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严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要求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行为准则要求严格做到公正执法。坚持平等对待当事人。行使行政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要求严格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坚持精准执法,加强跟进帮扶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更多采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信息披露等方式。要求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严禁以权谋私、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打击报复。 【编辑:田博群】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由桥水独资的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注册资本亿元人民币。。
- 今日热点
- 三一集团:在土耳其和其集团当地代理商开展抗震救灾行动
- 展现中国制造实力,宇通客车驶向卡塔尔世界杯
- 县融故事 东港大洋河·冰镩砸出好日子
- 木板凳上诉衷肠 土言土语唠家常
- 台媒:台2022年外销订单金额下降1.1%
- 意大利一地连发假冒税务局邮件诈骗案 华媒提醒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