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北”工程助农牧民端上“生态饭碗”

  中新网西宁11月4日电 (李江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青海省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剑4日向媒体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林草专场,介绍了“十四五”以来该省在国土绿化及“三北”工程建设方面的成效。

图为青海海南州治沙现场。李江宁 摄

  1978年,“三北”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实施40多年来,相继完成了一期至五期建设任务。2021年—2030年是“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

  田剑介绍,青海省建立了省级协调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一意见两方案”,科学谋划了“2+1+12+N”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同时,通过与中国林科院等单位战略合作,与甘肃、新疆签署联防联治协议,构建起科技支撑与区域协同的治沙新格局。

  青海省林草局总经济师殷光晶介绍,青海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已构建起从工程实施到后期管护的全链条增收机制,确保民众持续受益,“今年在三江源、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实施的生态项目中,已吸纳近4万名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逾3亿元。有效解决了部分乡村劳动力闲置问题,让民众通过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在柴达木、共和盆地等沙区,林草部门着力推动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规模化种植的沙棘、枸杞、肉苁蓉等经济作物正形成富民产业。民众通过参与种植、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从单纯参与造林到分享产业红利的转变。

  为确保生态成果与民众收益的可持续性,青海还着力完善后期管护体系。工程建成后,优先聘用当地民众担任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并提供稳定岗位。

  此外,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本地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其承接工程的后期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工作,推动参与民众从季节性的“植树工”向稳定的“管护员”和“经营者”转型,从而端上长久的“生态饭碗”。(完)

【编辑:付子豪】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L9Hhh3ag"></kbd><del id="FwBgAv"></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wEuAb"></b>
  • 百年故宫价值认识回顾
  • 拉萨市林周县总工会开展“三大节日”福利发放活动
  • 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山西考区客观题随考时间为2月26日
查看更多

《靠比较软件免费下载》

发布时间:2025-11-04 21:30:28 中文字幕—午夜理论 来自湖南

商务部: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未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自行或委托他人制作卡通玩偶,将其使用在蛋糕上出售给公众,构成对发行权的侵犯。这种观点较为公允,既认定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具有区别于广告发布者的身份性质,同时将未履行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审核平台内经营者经营资质等未履行合理审查和注意义务认定为平台的担责范围。永怀路情思3月5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周恩来纪念馆,看到了西厅的墙壁上,有一行苍劲的大字“俯首甘为孺子牛”。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020382
举报
热点推荐
  • 专项活动专场招聘密集上线多地稳就业传递暖意

    2025-11-04 21:30:28

  • 国台办:星云法师始终坚定支持统一,坚决反对“台独”,贡献卓著

    2025-11-04 21:30:28

  • 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2025-11-04 21:30:28

  • 港媒:美国货币政策“由鹰转鸽”?

    2025-11-04 21:30:28

  • 淮河流域保护重在水生态修复

    2025-11-04 21:30:28

  • 省政协召开十三届二次主席会议张义珍主持并讲话

    2025-11-04 21:30:2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