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留言后,您可通过登陆查询留言办理进度。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重心,正加速向民生倾斜。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中,一个细节引发关注。
即,“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被置于“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的框架之下。而在“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房地产的要求被放在新型城镇化板块之中。
这一顶层设计上的变化,明确了未来五年房地产发展的核心方向,民生定位和居住属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资料图:一处建设中的房地产项目工地。“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从解决住房短缺问题向提升居住品质、促进社会公平的战略升级。”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对三里河表示。
这意味着,行业评价标准将从过去的投资、销售规模,转向要满足人民对好房子、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房地产的具体部署中,“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被置于首位,是行业发展换挡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存量住房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上述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发展,已从大拆大建的增量时代迈向以城市更新为主的存量时代。
这需要对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进行全方位完善。
开发端,与预售制度改革、提升房屋品质等密切相关;
融资端,涉及发展REITs等多元融资渠道;
销售端,包括灵活调整限购、限贷政策等。
驱动房地产变革的底层力量,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度调整。
正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所说,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是供求关系重大变化带来的中长期趋势性调整,是房地产从增量为主向增存并重转换的供求关系再平衡的过程。
面对形势变化,《建议》沿着“保障+市场”两条主线同步展开部署。
“保障”的重点是“住有所居”,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预计“十五五”时期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区域和产品结构将获得更多政策关注。
“市场”的重点是“住有宜居”,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这一点,市场已有反应。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重点30城120-144平方米的住房成交占比提升至30%,大户型产品是新房市场主流。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纳入民生保障板块,决定了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主攻方向。
对于房地产行业企业来说,不管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还是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和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都必须遵从“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原则。
房地产仍然重要,但市场变局已全面展开,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不只关乎房地产企业,也关系每个人未来的生活。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周驰】文章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说,正是中情局2022年年初提出炸毁“北溪”系列管道的办法。。
- 今日热点
-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人民观点)
- 安徽黄山一加油站涨价前限量售油?官方回应
- 新漫评:枪支暴力阴影持续笼罩美国2023年已有逾170人死亡
- 焦点快播:上海掀起租地种菜热1500元一年用户多有白领、老人
- 西藏自治区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
-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