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块共吸引了越秀、城建、建发、厦门国贸、招商、首开、中建智地等14家房企及联合体参与报名,最终,经过14轮现场竞价,越秀以亿元+现房销售面积万平米双触顶摇号拿下该地块,成交楼面价万/平方米,溢价率15%。
近日,“德国之声”对中国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的专访在岛内持续延烧,访谈主持人充斥立场与偏见的话语,以及大谈个人意见、频频打断受访对象发言等行为引发广泛质疑和批评。
被预设的立场
据台媒报道,在郑丽文上任前夕,“德国之声”于10月31日上架专访郑丽文的视频,专访议题涉及两岸关系、台湾防务预算等。然而视频发出后,主持人邹宗翰在访谈过程中有失偏颇、预设立场的提问,以及听到不同意见后激动辩驳等意外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如何处理两岸关系是该访谈一大重点。面对邹宗翰提问,郑丽文回答时多次表示“营造诚意和善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还没等郑丽文论述完,邹便打断其发言并意欲输出自己观点。郑质疑:“到底是你讲还是我讲?是你发表你的看法,还是你要听我的看法?”
再如,谈及台湾防务预算,邹宗翰质问为何反对军费增加至台湾GDP的5%,还挑衅称“全世界的人都在看台湾如何提高预算”。郑丽文回应,面对不同的体量,军备竞赛并非维持区域安全的解方,因此要维持两岸和平,邹却掐头去尾说:“所以你的论调是台湾没法跟大陆比”。
谈及俄乌冲突议题,邹宗翰以部分西方媒体立场论述冲突原因,而当听到郑丽文不同于自己的意见时,他竟回呛“国际新闻您有在阅读吗?”在其他议题上,邹宗翰亦多次与郑丽文辩驳,面对郑有理有据的回应,他却辩称“这不是政论节目”。
访谈视频发出后,“倒赞”的数量远超点赞数,大量网友涌入评论区。有网友留言表示“主持人质问受访对象多过于访问她”“第一次看专访主持人那么急于反驳来宾的言论,这应该是辩论会吧?”“自己说这不是政论节目,结果把自己搞得像绿营政论节目”“端出这样一场专访令人失望,有愧于国际媒体的声名”。
还有网友注意到邹宗翰访谈过程中的坐姿,指出其“没有基本的仪态,翘着二郎腿都快踢到对方身上”,表示“没看过受访者为了要躲避对方极其不雅的姿势,几乎要侧着身才能好好说话”“从肢体语言就看不出有记者的专业涵养”。
随后该媒体社交账号于11月1日关闭留言区,直至3日重新开放,并解释称此前“没有足够人力来维护健康、理性的讨论环境”,有网友揶揄回应“你们自己访问都那么不健康,还敢说留言的人不健康?”
“表面自称中立,实则偏颇、不怀好意”
有观察人士直言“民意如流水”,感慨“现今质疑此类外媒的声音,居然会比骂在野党的还要多”。连日来,不少岛内主流媒体及知名人士也纷纷刊文批评该访谈立场有失偏颇,缺乏媒体应有的专业性。
时事评论员邱毅看了访谈后表示“惊奇”和“愤怒”,指出主持人邹宗翰“不该逾越分寸”,一再打断受访者表达,硬要插入个人意见,偏偏这些意见又充满幼稚、偏见与无知。
媒体人何启圣亦称,这场采访本身就是一堂“价值预设”的展示课。从提问方式到话语逻辑,主持人并不是在进行一场对等的思想对话,而是在进行一场立场审问。
舆论认为,无论主持人与受访者观点如何不同,都应尊重受访者,访谈中主持人如此表现有失专业度,更让人疑虑“德国之声”究竟是媒体之声,还是侧翼之声、民进党之声?
有台媒刊发时评指,这场访谈清楚表明,近年部分外媒报道台湾事务时明显混杂着大量“民进党观点”,却总披着西方观点外衣,表面自称中立,实则偏颇、不怀好意。访谈中出现的状况恰是一个缩影:所谓的“西方观点”,早被绿营媒体视为出口转内销供应链中的一环。
作者:南星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梁异】延期换领驾驶证。。
- 今日热点
- 高通孟樸:坚持在创新与协作中共享发展机遇
- 京东新百货情人节专场将于2月10日全面开启
- 欧盟兴建自主星网,太空“圈地战”加剧
- 发扬青藏铁路精神 助推雪域高原快速发展
- 如果有一天,汽车有了人格……(3)
- 学习故事会丨习主席叮嘱“把身体养好”的他,重返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