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宏观经济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各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劳动力向空间更大、收入更高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有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并有效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本报南宁11月3日电 (记者庞革平)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代表,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智库、研究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以及约100名东盟国家的政要、政府官员、行政院校和智库以及研究机构代表参加研讨会。
在研讨会开幕式主题发言环节,与会外国嘉宾高度评价中国在国家、地区及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智慧力量,并表示此次研讨会是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成果,推进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合作网络建设,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治国理政等领域开展学习交流、培训合作的有力举措,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广泛思想共识和有力智力支撑。
此次研讨会还同步举办4场平行会议,主题分别为“国家治理与亚洲社会”“数智时代与国家治理效能建设”“区域开放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地区治理与亚洲方式”,与会中外嘉宾就亚洲社会进一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智赋能国家治理、构建中国—东盟更高水平的区域协作框架、增强亚洲文明自觉等方面问题探讨交流。(人民日报) 【编辑:曹子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今日热点
- 内地升学的港生人数年年攀升,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 东北师范大学:强师报国守初心 求实创造担使命
- 铁路“蜘蛛侠”鏖战云南“旱码头”
- 加快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从三方面入手
-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 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院士”朱有勇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