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专家:应客观看待中国抗战的作用 《海棠肉文》 各地中小学相继开学,将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刘培俊表示,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海棠肉文》
(本报记者冯飞)(责编:林露、李昉)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章百家3日在北京指出,二战时,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同盟国作战形成有力支撑,外界应客观看待中国抗战的作用。
在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章百家表示,中国抗战是一段充满曲折、艰苦卓绝的历史。他引用二战中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观点:“中国战场用极其稀少的资源去对抗强大的敌人,这是任何其他战场所没有的情况。”
章百家认为,中国抗战时间最长、过程最曲折,是一个落后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战争。
他还提到,中国抗战与民族解放和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变迁紧紧联系在一起。抗战胜利对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影响了中国人对于国家发展形势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汪朝光也在此次研讨会上强调,正确认识中国抗战的历史意义,形成共同的集体记忆,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注意到,大陆年轻人对于抗战历史有着正确、积极的认知。今年以来,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的抗战主题展览迎来参观热潮。
汪朝光认为,通过参观学习,可以树立正确史观,可以增进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并内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他说,对于民众而言,既要有各自的家族历史记忆,也要有民族的、国家的共同历史记忆。(完) 【编辑:张令旗】
7年过去了,这些当时喊得震天响的重要产业政策,到底成效如何,值得我们逐一加以检视。
文章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说,正是中情局2022年年初提出炸毁“北溪”系列管道的办法。
消费升级不仅给了新锐品牌良好的成长土壤,也为许多老字号带来了转型的良机。。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出台稳经济二十七条政策举措 辽宁推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 以雪为令!宝鸡交警雪中保畅通 守护春运平安路
- 安徽种植牙降价预计3月底“落地” 告别“万元时代”还差最后一步
- 财产险或进一步增长 人身险拐点可期——2023年保险业展望
- 猫咪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厨艺”
- 唐山迁安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