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秒杀影院ms1080com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早期肾结石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引发血尿、肾绞痛,严重时可损伤肾脏功能,甚至诱发尿毒症。。

场均观众近6万,排名亚洲第一,中超“升班马”大连英博队主场火爆的程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而赛场外,大连正快马加鞭地向东北首个GDP万亿之城的目标冲刺。
目前全国已有27座万亿GDP城市,万亿之城版图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腹地不断延伸,但唯独缺了东北这块关键拼图。
作为东北经济第一城,大连GDP总量2024年达9516.9亿元,逼近万亿大关,2025年前三季度继续交出一份跑赢全国大盘的成绩单:GDP总量达7248.2亿元,同比增6.0%,比全国高出0.8个百分点。
辽宁省大连市一家船舶企业生产作业区。这座扎根辽东半岛的海滨城市,早在2021年印发的大连“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提出了到2025年力争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城市行列的目标,今年又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这一目标。
东北首个万亿之城呼之欲出,大连为何能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翻看这座副省级城市的经济账本,工业经济和港口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
工业是大连的经济命脉,2023年的时候其对大连GDP增长贡献率就达到了六成。
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大连手里有不少王牌产业,石化产业更是首屈一指,2024年产值达4256亿元,规模稳居东北第一、全国第四。
大连手握全球规模最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一次性建设的石油炼化项目,大盘绿色石化、沈大工业母机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定程度上,大连经济看工业,大连工业看石化。
这种产业优势撑起了冲刺万亿之城的底气。2025年前三季度大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8%,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港口经济则是大连的另一张王牌。提到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港口是绕不开的标签。
根据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近期发布的《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2020-2024)》,大连港排名已跃升至全球第四。
东北出海,离不开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规划的港口,大连港承担了东北地区98%以上外贸集装箱、60%以上外进原油转运,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准箱,创近5年新高,直接带动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大连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60%左右、东北三省40%左右,出口市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出口1855.8亿元,增长16.4%。其中,船舶、汽车零配件、汽车分别增长32.8%、30.4%、241.8%。在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的逆风下,出口的突出表现,也为大连冲刺万亿GDP增添了助力。
冲击万亿GDP,既需“老选手”发力,更需要新动能加持。
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国内首台氢燃料电池轨道机车成功交付、海外华昇高端电子材料项目投产……如今的大连,在各地向新而行的路上不甘落后,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
2024年,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4%,今年目标是提升到15%,将为冲刺万亿注入新活力。
站在当前节点,人们更关注大连能否带动整个东北振兴。
辽宁省委书记许昆林近期在大连调研时就表示,这座城市要“更好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当好东北振兴‘跳高队’”。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牛凤瑞对三里河表示,当一座城市把自已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适应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找准自已有条件的新兴产业并取得突破,就能让城市不断迈上新台阶。
对一座城市而言,突破万亿GDP的意义不仅是数字的跨越,更在于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这一点,对正处于振兴关键期的东北尤为重要。
如果大连能成功冲刺万亿目标,将为东北带来多重价值。
牛凤瑞认为,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产业培育,大连的发展路径可为东北其他城市提供转型样本,也将为东北振兴注入信心,若大连冲击万亿之城成功,东北将实现万亿之城零的突破,有助于吸引更多外部投资与人才关注东北,还能进一步联动东北腹地城市,形成“沿海带动内陆”的产业协作网络,推动东北产业链整体升级。
当然,实现东北振兴,只有一个万亿之城还不够,下一个会是谁?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付子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