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感慨地说,“周恩来对人谦虚礼貌是处处都体现出来的。
中新社武汉11月5日电 (武一力 赵国臣 余亚华)记者5日从江汉大学获悉,能模拟大地震致地层断裂破坏的全球首套地震断层模拟实验装置近日在该校通过验收。这一装置将帮助中国在强震区的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中,实现从“避开地震”到“主动抗震”的设计理念升级。
据悉,这套地震断层模拟实验装置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汉大学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谢礼立领衔的土木工程灾害科研团队牵头研制,历时4年建成,总投资逾亿元人民币。
科研团队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原铁路、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一直面临着强震断层致灾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能准确模拟活动断层的大型物理实验装备,解决制约工程抗灾技术突破的“关键瓶颈”。
据介绍,传统的地震模拟振动台仅能复现地面震动,无法模拟断层位错。此次验收的装置突破上述局限,在国际上首创了大尺度(平面17米×7米)、大位移(1米)、大负载(500吨)和断层三维空间运移模拟功能。
发生地震时,该装置能真实再现地层断裂位错以及对隧道、桥梁等工程设施的破坏过程。这一过程将为穿越断层的隧道、跨越地层的桥梁、大坝等重大工程结构设施的工程抗震设计优化、结构韧性提升等,提供重要科学研究手段。
目前,江汉大学科研团队已启动全球首次大尺度韧性隧道结构的跨断层物理模型试验,旨在揭示隧道在断层作用下的灾变机理,为实现“活动断裂—工程损伤—工程灾害—灾害预警”全过程防控提供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先启强调,装置通过验收评审是新的起点,项目团队要管理好、开发好、应用好该装置,对接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完)
【编辑:田博群】《西湖一勺水——杭州西湖水井地图考略》一书中从水井的结构与形制、属性与功能、文化承载、保护工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散布于弄口巷尾、街边山脚的杭州水井,共有450余口,一井一图,图文并茂,犹如在书中建了一座杭州水井博物馆。。
- 今日热点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为什么说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热热热!韩国进入“烧烤”模式日本中暑人数激增
- 全球连线(走近冬奥)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赛场设施一流期待圆梦北京
- 2022年度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选题指南暨重点作品扶持征集通知
-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智慧农业如何描绘现代农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