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是由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国内外重大新闻领先播报,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
中新社台北11月6日电 (记者 朱贺)台湾海基会前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6日在台北呼吁民进党当局认清现实,重视“九二共识”这一维系两岸往来的政治基础。
在由台湾政治大学、对外关系协会举办的“两岸关系的谈判协商:从回顾中找解方”座谈会上,邱进益作为1993年汪辜会谈的推动者、亲历者,回顾当年历史细节,强调“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签署四项协议,建立起两岸协商制度,使两岸关系在经历40余年对峙后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签字仪式上,为兼顾大陆使用简体字、台湾用繁体字,双方商定所有协议一式四份。”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的邱进益回忆会谈细节时提及,两份简体字版本中,汪道涵的名字签在前面,繁体字版本则是辜振甫签字居前。头两份协议签署完成,邱进益特别请辜、汪互换座位,令在场记者笑成一片,“这是国际签字仪式没有的,是我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
邱进益说,时任两岸领导人均肯定此次会谈的历史意义,而会谈实现的必要前提“九二共识”,则为两岸带来30余年的和平红利。
他指出,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保持和平交流、经贸畅旺,正是基于双方共同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如今民进党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企图切断两岸历史、文化、血脉联结,导致两岸失去对话基础,“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事”。
今年是2015年两岸领导人新加坡会面十周年。当年曾参与推动会面的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夏立言,也在座谈会上表示,当年“习马会”成功举办,一方面源于两岸领导人的高度意愿,另一方面则在于双方有“九二共识”这一共同的政治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夏立言举例称,马英九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期,台湾得以作为观察员参与世界卫生大会;而民进党上台后,台湾不仅被排除在世卫大会之外,更日益变成“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九二共识”名词提出者苏起认为,回顾两岸关系史上的数次关键会晤或谈判,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如今大陆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美方所谓的“保台”不仅能力不足,意愿也大不如前。他提醒,台湾各政党应审慎思考,如何面对百年未见的变局。(完) 【编辑:李岩】
新华社洛杉矶2月8日电(记者黄恒)美国媒体和娱乐业巨头华特迪士尼公司(简称迪士尼公司)8日宣布,作为其成本削减和战略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70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
- 今日热点
- 西藏规划到2035年通用机场总数达59个
- 出境游试点恢复、国内游热度不减旅游业全面回升暖意足
- 多地首套房贷利率开启动态调整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 TheySayChinastourismwillcomebacktothemarketverysoon
- 13老人不会下载APP“数字中国”峰会热议数字鸿沟问题
- 太原市全面启动春耕备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