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东端地震活动受何控制?中国团队研究发现关键地壳结构

  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历经亿万年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其造山演化过程、对地震活动影响等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记者11月5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基于布设在喜马拉雅东端的宽频带地震台站新数据的研究发现,印度板块壳幔边界莫霍面自南向北横跨喜马拉雅并以低角度俯冲至拉萨地体北部,其顶界面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在该处呈斜坡形态,震源机制解反演获得的应力场以南北向水平压缩为主,揭示印度板块的低角度俯冲及地壳的强烈挤压作用是控制喜马拉雅东端地震活动和地表隆升的关键因素。

  这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运动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

本项研究建立的相关模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白玲研究员介绍说,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典型的活动碰撞造山带,为阐明该造山带的演化过程,学者们此前提出了多种模型,其中俯冲印度板块的几何形态被视为约束这些模型的重要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起,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部的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结构被认为是引发逆冲型大地震及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关键构造,而喜马拉雅东部尚未明确识别到类似中部的大型逆冲结构。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助理李鸿儒博士指出,在本项针对性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布设在喜马拉雅东端的宽频带地震台站新数据的分析显示,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地壳结构特征与喜马拉雅中段尼泊尔邻近区域较为相似,明显区别于喜马拉雅西段及缅甸山弧所表现出的大陆深俯冲特征。

  此次研究还表明,印度板块的北向运动与大型逆冲断裂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该系统不仅包括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所呈现的平缓-斜坡构造,也涵盖位于其上方的高倾角断层,这一发现也为理解大地震破裂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

  白玲表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应着眼于整个喜马拉雅造山带内大型逆冲构造系统的几何形态展布,更深入揭示大陆碰撞背景下地震孕育机制及高原隆升过程的内在控制因素。(完)

【编辑:苏亦瑜】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lB0DvZH"></kbd><del id="BtH0jec"></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g0BHN4PD"></b>
  • 英国单周新冠感染超过200万人
  • 西藏拉萨成候鸟越冬乐园
  • 联系我们中国国家地理网
查看更多

《huluwa葫芦娃里不卖药,千万影片你需要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11-07 00:46:27 母亲的朋友在线观看 来自湖南

民族团结代代传!西藏日喀则学生赴吉林省开展研学活动凡注明“来源:参考智库”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公司时任董事周汉生、张小东、黄峰,时任独立董事王学恭、谢获宝、何其生、刘林青、周睿作为公司董事会成员,未能勤勉尽责,未能督促公司保障依法规范运作并保证相关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对各自任期内的公司资金占用违规行为负有一定责任。从乌龙茶香飘两岸的永福高山,到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从梁野山下东岗村,到新罗江山双车村,红樱、粉樱在茶园内错落交织,吸引众多游客围观打卡。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674850
举报
热点推荐
  • 【地评线】中安时评:藏粮于技,让“希望的田野”丰收底气更足

    2025-11-07 00:46:27

  • �

    2025-11-07 00:46:27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校园防控提出具体操作指南

    2025-11-07 00:46:27

  • 聚焦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

    2025-11-07 00:46:27

  •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着力构建康复体系呵护官兵健康

    2025-11-07 00:46:27

  • 网评:致敬《狂飙》中的“不凡英雄”

    2025-11-07 00:46:2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