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现场施工人员都束手无策之时,经验丰富的包国军想到了此前在浙江一个工程中采用过的技术——泡沫轻质土施工,将施工难题成功破解。
中新网西宁11月5日电(陈宗淇)11月4日,2025年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西宁召开。来自省内外相关单位、党政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全国各地的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藏学研究等方面的学者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由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主办,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中共海北州委、州人民政府承办。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德军主持开幕式。
论坛的召开为推动青海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省向高标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跃升,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力量。
“立足青海民族工作实际,我们深切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根植于历史的必然选择,是凝聚共识的润心工程,是面向未来的光明之路。”青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班果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深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为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壮丽诗篇增光添彩。
“自古以来,青海就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各族先民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副司长熊芳亮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此次论坛和各位专家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讲好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海故事”。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安排开展论坛主旨报告、论坛学术报告以及三场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管理领域、研究方向的具体情况,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及可行性实践论证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探讨。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赴海北州开展实地考察,深入研讨交流,分享成果经验,碰撞思想火花,促进智慧交融。(完) 【编辑:付子豪】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参照《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制定的,存在保护标准低、范围窄、链条短等问题,难以激励原始创新,助长了育种研发的急功近利和低水平重复,洋种子、仿种子、套牌种子、假种子问题严重,不仅对我国育种原始创新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而且加剧了国内种子供给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 今日热点
- 【专题】合肥市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 12月2日译名发布:克里斯蒂娜·兰布雷希特
- 福建多地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有啥用?要不要做?解答来了!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 加入我们中国国家地理网
- 积极因素共振房地产市场重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