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北”工程助农牧民端上“生态饭碗”

  中新网西宁11月4日电 (李江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青海省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剑4日向媒体表示。

  当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林草专场,介绍了“十四五”以来该省在国土绿化及“三北”工程建设方面的成效。

图为青海海南州治沙现场。李江宁 摄

  1978年,“三北”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实施40多年来,相继完成了一期至五期建设任务。2021年—2030年是“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

  田剑介绍,青海省建立了省级协调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一意见两方案”,科学谋划了“2+1+12+N”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同时,通过与中国林科院等单位战略合作,与甘肃、新疆签署联防联治协议,构建起科技支撑与区域协同的治沙新格局。

  青海省林草局总经济师殷光晶介绍,青海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已构建起从工程实施到后期管护的全链条增收机制,确保民众持续受益,“今年在三江源、柴达木盆地等重点区域实施的生态项目中,已吸纳近4万名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逾3亿元。有效解决了部分乡村劳动力闲置问题,让民众通过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在柴达木、共和盆地等沙区,林草部门着力推动生态治理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规模化种植的沙棘、枸杞、肉苁蓉等经济作物正形成富民产业。民众通过参与种植、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从单纯参与造林到分享产业红利的转变。

  为确保生态成果与民众收益的可持续性,青海还着力完善后期管护体系。工程建成后,优先聘用当地民众担任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并提供稳定岗位。

  此外,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本地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其承接工程的后期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工作,推动参与民众从季节性的“植树工”向稳定的“管护员”和“经营者”转型,从而端上长久的“生态饭碗”。(完)

【编辑:付子豪】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8e7gKc"></kbd><del id="0JBhcpH"></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VzfGNugB"></b>
  • 中红影视: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第十一集主席爸爸(上)&#8211;红色江山网
  • 强信心·开新局丨消费市场“暖”起来政策加力强信心——2023开年促消费一线观察
  • 找客户抢商机&nbsp;力争外贸好成绩
查看更多

《笔趣阁app官方下载》

发布时间:2025-11-06 10:16:15 韩国 动漫免费 来自湖南

南宁市纪委监委纵深推进清廉机关建设这恰恰说明扫黑除恶要真正治标治本,还得保持高压不松劲,强化源头治理和系统施治,把黑恶势力彻底“斩草除根”。寒冬有尽,春日可期。2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在湖南登记注册的符合相关标准的家用汽车,并在省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凭报废车回收证明和新车购车发票等资料享受5000元资金补贴。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040
举报
热点推荐
  • 我们有共同的血脉”:台岛民众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2025-11-06 10:16:15

  • 【冬天里的世界杯】14决赛压轴大戏锣鼓喧天

    2025-11-06 10:16:15

  • 人民来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将释放更多红利

    2025-11-06 10:16:15

  • 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

    2025-11-06 10:16:15

  • 河南新县:探索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2025-11-06 10:16:15

  •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025-11-06 10:16:15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