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西北考察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九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开幕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周昕 马帅莎)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范长江西北考察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九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式7日在中国记协新闻大厦举行。中国记协相关负责人、范长江亲属代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及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代表、高校新闻院系教育工作者等出席开幕式。

11月7日,“范长江西北考察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九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式在中国记协新闻大厦举行。 (汕头大学供图)

  本次纪念展通过30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手稿、地图及多媒体展项,展现了范长江的新闻工作历程。展览中部分文物资料为首次与公众见面。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纪念展是新闻界的一次精神寻根,更是对红色新闻传统的深情致敬。90年前,一位名叫范长江的年轻记者,从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行程数千公里,写下《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报告。这些文字向世界真实呈现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图景,揭开了西北贫困、民族矛盾与社会危机的真相,让国人看到了西北的觉醒,也让世界听见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时代强音。中国记协将持续深化范长江精神的研究和传播,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

  范长江亲属代表范小建在发言中说,《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保存了中国西部极其珍贵的真实历史记录。这两部作品是一个整体,是范长江在研究团结抗战和红军北上抗日等问题时,从提出问题到找到答案的过程。

  开幕式上,范长江亲属代表向中国记协捐赠了相关文物资料。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吴庆才发言时说,1938年,范长江与一批爱国记者创建国际新闻社,担负起向国统区和海外侨胞宣传抗战的重任,成为在特殊年代发出民族强音的重要力量,这是中新社的前身。今天的纪念既是回望,更是展望,中新社将以此为契机,传承使命,进一步拓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表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汕头大学以范长江的精神为重要锚点,联动多家主流媒体,致力于打造国内范长江研究的学术重镇,让“四力”培养融入教学全程等举措,在课堂内外传承和发扬范长江精神。

  当日,与会嘉宾还参与了“范长江新闻实践的精神启示与当代阐释——范长江西北考察九十周年研讨会”。(完)

【编辑:梁异】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TJtQ"></kbd><del id="naz8uw"></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zgTv1"></b>
  • 妇科医生发布患者就诊隐私照,岂能如此不尊重?
  • 屯昌:聚产业之能走共富之路--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
  • 赏民俗盛宴享文化大餐
查看更多

《苏清歌作者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5-11-08 05:09:49 汤芳生值器12 来自湖南

“哈利·波特”“流浪地球”等热门IP多领域联动开发引关注针对残疾人购物环境障碍问题,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从两方面重点着手:一是指导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修订《便利店运营规范》,着重关注特殊人群需求,明确便利店应对残疾顾客使用设备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提供可视、可听的人性化服务,包括有针对性地提示消费清单、结算金额等;二是总结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经验,梳理部分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购物服务等经验做法,会同相关部门编发《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明确要优化无障碍接驳系统,合理设置无障碍坡道,完善无障碍标识系统,建立无障碍公共厕所,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全球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预计,中国内地游客喜欢前往“买买买”的国家和地区,如法国、意大利、英国和中国香港等地的零售业及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都将从中国游客的回归中大受裨益。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840235
举报
热点推荐
  • 浙江龙港渔民意外捕获野生中华鲟&nbsp;第一时间放归大海

    2025-11-08 05:09:49

  • 石家庄市藁城区发展黄瓜种植托起村民致富梦

    2025-11-08 05:09:49

  • 省内要闻--黑龙江频道--人民网

    2025-11-08 05:09:49

  • 你们要的年味,这些购物中心替你留着奇点·新春特辑

    2025-11-08 05:09:49

  • 担负起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

    2025-11-08 05:09:49

  •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2025-11-08 05:09:4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