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再生稻周年亩产1438.2公斤 刷新中国纪录 《人形奶牛集体榨奶》但即便是表演,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也是一种真实存在,那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人形奶牛集体榨奶》
近期,多个国际机构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不断增多。
中新社湖南隆回11月7日电 (向一鹏 陈斌)7日,在湖南隆回县羊古坳镇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再生稻高产攻关基地,湖南省作物协会组织专家测产显示,该基地再生稻再生季亩产560.8公斤,加上头季亩产877.4公斤,周年亩产达1438.2公斤,刷新中国再生稻高产纪录。
据悉,羊古坳以前长期作为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屡创高产纪录。“经过4年攻关,终于实现了再生稻周年亩产从1300公斤向1400公斤的跨越。”该片再生稻田间管理团队负责人王化永说。
再生稻周年亩产要实现突破,关键在于如何减少头季收获时的机械压损率和品种问题。
“普通农户种植再生稻头季收割的机械压损率高达35%,导致再生季平均亩产约200公斤。”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登魁表示,今年羊古坳基地减压损的农艺措施实现重大改进,将机械压损率降到5%以下。“水肥管理是降低压损率的关键,尤其是晒田环节。”
11月7日,测产专家在隆回县羊古坳镇再生稻高产攻关基地进行再生稻再生季测产。(隆回县官方供图)
刘登魁介绍,羊古坳基地种植品种甬优4949具有高产、再生季出芽率高、抗性好等特点,结合适早播种、合理密植、病虫害高效防控等组合技术,产量有保证。
上述测产专家组组长青先国表示,目前湖南再生稻种植面积约300万亩,若将羊古坳这套再生稻高产技术推广开来,普通农民种植再生稻周年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完)
【编辑:李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责编:牛镛、袁勃)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推荐阅读
组织文物普查、修复古寺古碑、健全保护制度,将古建、古树、古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明确保护标识……正是这些高瞻远瞩的决策,让古城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想,数十年来根植于每一个正定人心里。。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实体零售业转型加速数智化成零售业变革新趋势
- 【专题】聚焦2022年五一劳动节
- 微视频|开局之年第一课 总书记这样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全心服务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登记赋码工作
- 三亚市崖州区再增5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
- 全球连线|穿越西藏第二季(一):我在拉萨贴地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