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再生稻周年亩产1438.2公斤 刷新中国纪录 《肚子被顶的一鼓一鼓》其四,在保护程度上,对于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特定身份、行踪轨迹、生物识别等信息予以更高力度的保护。《肚子被顶的一鼓一鼓》
《瞭望东方周刊》不主张用善恶对立的简单二分法去判断纷纭复杂的世间万象,努力超越新闻事件表面的冲突、矛盾,去发现内在的规律性成因和制度性缺失,推动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中新社湖南隆回11月7日电 (向一鹏 陈斌)7日,在湖南隆回县羊古坳镇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再生稻高产攻关基地,湖南省作物协会组织专家测产显示,该基地再生稻再生季亩产560.8公斤,加上头季亩产877.4公斤,周年亩产达1438.2公斤,刷新中国再生稻高产纪录。
据悉,羊古坳以前长期作为袁隆平院士的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屡创高产纪录。“经过4年攻关,终于实现了再生稻周年亩产从1300公斤向1400公斤的跨越。”该片再生稻田间管理团队负责人王化永说。
再生稻周年亩产要实现突破,关键在于如何减少头季收获时的机械压损率和品种问题。
“普通农户种植再生稻头季收割的机械压损率高达35%,导致再生季平均亩产约200公斤。”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登魁表示,今年羊古坳基地减压损的农艺措施实现重大改进,将机械压损率降到5%以下。“水肥管理是降低压损率的关键,尤其是晒田环节。”
11月7日,测产专家在隆回县羊古坳镇再生稻高产攻关基地进行再生稻再生季测产。(隆回县官方供图)
刘登魁介绍,羊古坳基地种植品种甬优4949具有高产、再生季出芽率高、抗性好等特点,结合适早播种、合理密植、病虫害高效防控等组合技术,产量有保证。
上述测产专家组组长青先国表示,目前湖南再生稻种植面积约300万亩,若将羊古坳这套再生稻高产技术推广开来,普通农民种植再生稻周年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完)
【编辑:李岩】随着服役年限增加,该型机日渐老化,事故不断。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发挥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要处理好人水关系。
陈云讲:“如果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人民网三评“国民素质”之二:文明传承断档了吗?
- 新春走基层塞北闹元宵
- 组图:赫尔辛基降今冬首场大雪 迎接来自中国的熊猫“雪宝宝”
- 新石器余恩源:夯实无人配送技术基础 加速推进商业化布局
- 火箭军某旅一营创新方式设立官兵荣誉档案
- 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