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报道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1月30日刊发题为《印度如何成为气候之战中最重要的国家》的文章,作者是贾斯廷·沃兰。
中新网成都11月7日电 (单鹏)四川省政府新闻办7日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十四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成就。
五年来,四川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50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5%,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十四五”时期,四川紧紧围绕就业、社保、健康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幅就业更加充分、社保更加可靠、健康更有保障的民生图景清晰展现。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会英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始终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多措并举拓岗位、提技能、优服务。五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50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超145万人。
据了解,为保障就业,四川推出了一揽子稳就业政策,全力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真金白银支持劳动者就业,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2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超90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挖掘了一大批高质量岗位,年均开发人工智能、文体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市场化岗位超120万个,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支持新增创业超100万人,带动就业岗位超过240万个;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培训,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产业大军,“十四五”以来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超490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十四五”期间,四川全面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四川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目前,四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60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23万人、1200万人、1655万人;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为290多万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撑起“安全伞”。另一方面,四川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较“十三五”期末增长84%,全省城乡低保标准低限比“十三五”期末分别增长了40%、59%,民众保障更加有感、生活更有底气。
健康是民生之盼。“十四五”期间,四川着力提升民众健康水平: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全省艾滋病新报告病例数连续5年下降,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全部达到消除标准。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6.7个百分点,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59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比“十三五”期末增加1.2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持续下降并达到历史最低。
同时,四川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3个国家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四川,77个国家级和33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布局21个市(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持续增强民众健康获得感,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聚焦民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医疗卫生服务更省心、更安心、更暖心。(完)
【编辑:于晓艳】纠结许久后,她选择一个人待在出租屋加班过年。。
- 今日热点
- “苹果巡回法庭”来了 护航总书记关心的富民产业
- 炸瘫“北溪”管道,拜登批准,美军干的?美记者爆料!
- 稳市场主体,“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
- 高速上车玻璃被石子砸伤该怎么办?
- 推进16个一体化关键领域建设 北钦防一体化实现“五个创先”
- 如何帮助孩子平衡的膳食 “营”下新冠?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