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崔译戈、崔越)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7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15年至2024年12月,各级法院依法审理涉及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各类案件17000余件。
官方7日发布5件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其中,“王某平盗掘古墓葬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系法院严厉打击盗掘古墓葬违法犯罪并责令被告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典型案例。
案情显示,王某平等6人(同案被告人均已判刑)交叉结伙,在江苏、安徽等地采用“打钢钎”“挖盗洞”等方式盗掘古墓葬并盗得文物,该盗掘行为对墓葬造成了严重破坏。涉案文物已被追缴,其中有三级文物3件、一般文物1件。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被告人王某平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并处罚金;责令其退赔违法所得7万元(人民币,下同);在其参与的范围内连带赔偿考古发掘费用71476.82元并在省级媒体上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最高法指出,法院坚持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惩治文物犯罪,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判令其承担相应抢救性发掘费用,并在古墓葬附近公开开庭,通过以案释法提升民众文物保护意识,彰显了严厉打击破坏文物犯罪的决心、信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批案例特点还在于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
在“某风貌公司与某餐饮公司等返还原物纠纷案”中,法院助力抗日英烈吉鸿昌将军旧居整体保护,依法判令租赁合同到期后仍占用旧居的某公司返还房屋,并积极引导、全程监督房屋腾退搬迁,实现旧居在整体保存完好状态下顺利收回,并经修缮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完) 【编辑:李岩】
我去问那些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昆曲,他们说:“昆曲能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看了剧本就喜欢,再看演出,觉得更美!” 600年昆曲,浸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正被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创新创造所激活,呈现出全新、动人的艺术风采。。
- 今日热点
- 一图读懂《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
- 太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检查
- 直播丨品茶话立春缂丝梅花香
- 山东省昌邑市总工会又有5名“新力量”加入
- 雷蕾的专栏作者中国国家地理网
-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首次出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