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广西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承担着促进广西知识产权公开公正有序流转,拓宽广西知识产权融资渠道,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职能。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科学传播平台“知识分子”创立十周年的特别纪念活动,一场聚焦“科学人才与中国科学的崛起”的主题论坛11月9日在北京举办。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科研正从“引进人才”的时代进入“用好人才”的阶段,中国正逐步转变为“全球科研人才重要集聚地”。
据论坛介绍,过去十多年,中国科研的“硬件基础”包括科研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与国际合作网络实现显著跃升。最近几年,国际科学界出现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多的顶尖科研人才选择回到中国,或将事业重心转移到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
在论坛以“科学人才与中国科学的崛起”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中,多位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科学的下一步突破,不仅取决于资金与设施,更取决于科研文化的成熟——能否容忍失败、鼓励原创。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科学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科研文化和制度环境:科研人才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待遇与条件,更在于公平与信任;真正能让科学家留下的,是长期的尊重与理解——尊重他们的判断,理解探索的周期与不确定;科学的根本在于人,建设以人为本的科研生态,意味着科研体系要从“考核成果”转向“成就人”,让制度成为助力而非约束。
据悉,“知识分子”是由非营利的科学公益机构智识学研社(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出品的科学传播平台。本次论坛由智识学研社、“知识分子”、《赛先生》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才工作局共同主办,也是2025“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重要活动之一。(完) 【编辑:田博群】
世卫组织地震应急响应负责人罗伯特·霍尔登说,当前的关注点是拯救生命,但他坚持表示“必须确保在最初的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继续生存。。
- 今日热点
- 电子科大如何在电子信息领域努力为国家撑起一片天
- 四川探索建设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
- 新华全媒+丨多彩非遗扎根青海乡土 传统年俗展现“新气象”
-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
- 新华全媒+丨多彩非遗扎根青海乡土 传统年俗展现“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