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塞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会部长们达成共识,欧盟应对现有挑战的所有短期措施都是必要的,但措施不应损害绿色转型的长期目标。
中新网金华11月7日电(董易鑫)11月7日下午,2025中非民营经济合作(金华)对话会暨刚果(金)投资专场推介会(以下简称:会议)在浙江金华举行。现场,中方和非方的民营经济相关人员展开对话,畅谈“最好时代”如何珍之重之。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25年来,论坛快速发展壮大,引领中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北京峰会,开启了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
会议现场,中非民间商会国际部主任门杜(Mendu)在金华推介《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5》;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赵浩兴分享《中国民营企业走进非洲的理念与模式创新》;睿纳新国际咨询公司非中合作高级经理客仁(Karani)进行题为《非洲视角下中非民营企业合作共建可持续产业链》的主旨演讲。
“在我看来,非中未来可以以共建的方式搭建可持续的产业链,从而推动价值链的整体升级。”现场,客仁说,例如双方可在科特迪瓦共同发展巧克力加工产业、在赞比亚共同建设零部件工厂等。
他说:“最持久的产业链一定是由本土人才支撑的产业链。我们希望,非中共建的产业可以在非洲本地创造就业岗位、完成加工环节,以此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激发本地化人才创新能力。”
金华是浙中开放高地,也是对非合作的“桥头堡”,与非洲国家在诸多领域有着交流合作。以金华东阳市为例,当地立足木雕竹编、建筑、影视三大主导产业,深度融入金华对非贸易,与非洲43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今年前9个月对非出口同比增长37.3%。
“‘同路人才是真朋友’,非洲这句谚语生动诠释了中非关系的精髓。东阳作为金华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始终是金华对非合作大局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推动者。”现场,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任魁说,除经贸往来外,东阳还有多家建筑企业深度参与非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这也成为东阳与非洲务实合作的生动注脚。
当日上午,2025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在金华举行。其间,尼日利亚农业服务型输出项目、义乌—非洲小商品采购项目、中非先进适用农机装备联合重点实验室合作项目等33个项目达成签约合作,总金额共计401.05亿元。(完)
【编辑:付子豪】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中国WTO研究院研究员周念利表示,取消该备案登记规定,为国内市场主体开展外贸业务降低了门槛,简化了企业从事外贸业务的流程,提高效率,有助于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 今日热点
- 高通孟樸:坚持在创新与协作中共享发展机遇
- 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四年资助200位青年科学家
- 香港理大与无锡市政府共建科技创新研究院
-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 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贡献青年力量
- “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