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新闻网1月26日文章,原题为《季节限定,家的记忆》)
中新网11月8日电 题:十年前,习近平提出这一理念
“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不重视信息工作,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要尽快形成耳聪目明的‘蛛网型’信息网。”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说的一段话。彼时,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正定开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加强信息工作。在那个年代,这种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极具前瞻性。
后来,从华北平原到八闽大地,从建设数字福建、数字浙江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时代浪潮风起云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准确把握信息时代脉动。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积极发展互联网、有效治理互联网,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他强调掌握核心技术。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掌握核心技术,网络强国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半点风浪。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京紫金山实验室。了解到有个研究6G的科研团队通过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还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他十分高兴:“要把握机遇、再立新功,一心一意做好这件事。党中央会关注和支持你们。”
——他提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0年3月,走进全天候为百姓提供服务的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总书记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
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互联网+”深度融入教育、养老等多个领域;分享经济、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互联网不断释放惠民、利民、便民的技术红利。
——他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人类在网络空间也日益面临发展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
十年前,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首次向世界发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十年间,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与世界共享时代发展机遇。
在非洲,中国与国际电信联盟合作启动技术援助及培训项目,助力建设“数字乌干达”;在东南亚,中国企业助力打造了东盟首家5G智慧医院;在拉美,中国与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创新合作,助力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出品人:俞岚
|总策划:周锐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高萌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编辑:张令旗】2月3日报道当核糖体读取基因时,终止密码子充当了标点符号,告诉核糖体何时停止蛋白质的合成。。
- 今日热点
- 群众在人民网留言,库车市“接诉即办”:宝宝不会“断奶断粮”了
- 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中国石油西藏销售公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掠影
- 胡昌升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振鹤当选甘肃省省长
- 青平: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
- 2022年度机关党建课题申报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