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数字生命的存续离不开稳定的现实世界,只有当其载体坚固完好、能源永续不绝,数字生命才有可能一直延续,这也印证了电影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没有人类的文明是没有意义的。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刘梦青 郭超凯)11月9日是中国全国消防日。“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个,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11.4万人,队伍总规模达25.5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建有企业专职消防队3260个,队员8.1万余人。不断壮大的专职消防力量,与近22万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紧密配合,共同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消防网络。
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之外,中国为何还大力推动政府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专职队管理负责人宗军荣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道出背后的现实考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灾害事故风险交织叠加,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仅靠“国家队”已难以满足“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需求。
近年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职能从传统灭火拓展至洪涝、地震、泥石流等“全灾种”救援,年接处警量从2018年的118万起增至2024年的235.8万起。
与日益增长的救援需求相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近22万人,不足全国人口的万分之二,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一些偏远地区常面临“远水难救近火”的困境,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成为填补基层救援空白的关键力量。而在大型危化企业,特殊灾害事故处置需要专业应急力量,这些需求共同推动多元化消防力量的建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安全监督处处长王驰从企业角度分析称,危化企业生产工艺复杂、风险点多、事故后果严重,仅依靠外部消防救援力量难以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有效控制事态。需要建立专业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实现快速响应、精准处置,推动企业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转变。
面对诸多现实需求,推进消防力量多元化建设成为必然选择。2023年1月,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意见,对大型危化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同年10月,应急管理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全面推进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政府、企业专职队伍并非各自为战,而是通过联勤联训联演机制,实行统一调度指挥,发挥专职队分布广泛、机动灵活的优势,形成“国家队”和专职队“一主多辅”作战体系。
以北京实践为例,该市推行初战联战模式:火灾发生后,政府专职队先期救人控火,“国家队”到场合力攻坚,半小时灭火成功率达98.2%。
实战数据可印证专职消防队伍的作用:2024年,政府专职队伍共参与处置各类警情73万起,占警情总数的30%。江苏、浙江等省份政府专职消防队参与处置的灭火救援警情占比达60%。
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在消防救援中同样展现专业价值。2023年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中,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消防支队依托联防机制,5分钟内出动4车28人,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协同作战,迅速开展工艺隔离和冷却抑爆,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未造成次生灾害。
据统计,上述意见自实施以来,各企业专职消防队参与处置各类警情1.7万次,疏散抢救被困人员1100余人。
“十四五”以来,中国持续构建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协同作战的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加快提升。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宗军荣表示,多元化消防力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既有效填补力量缺口,更全面提升整体灭火救援战斗力与综合应急救援效能,为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提供坚实保障。(完) 【编辑:田博群】
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今日热点
- 强信心·开新局|保障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制度优势——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三
- 乡味丨辽宁沈阳:酸菜缸里腌出“幸福味”
- 我国盾构机掘进核心技术日趋成熟隧道施工迈入“智能时代”
- 浙江创新推出“战疫手拉手”网上互助平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助力疫情防控
- 《汉语新词语词典(2000—2020)》列出十大“时代新词”
-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