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还提供了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检测数据,流感样病例在2022年12月19日-25日这一周达到高峰%,其后在2023年1月16日-1月22日这一周回落至%。
涉密人员退休≠保密责任“退休”
“我只是把文件带回家整理,怎么就泄密了?”“退休多年,这些老材料早没用了,谁还会管?”——这些危险的思想误区,正是泄密风险的温床。近年来,涉密单位退休人员失泄密事件偶有发生,深刻警示我们:保密无小事,涉密人员退休后仍要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
涉密不守密 失管又失控
——麻痹松懈,私留文件。部分涉密单位退休人员将私存涉密载体视为“小事一桩”或“职业纪念”,却不知已触碰到法律红线。某涉密单位退休人员在违纪违法调查中被发现存在“私自留存涉密材料”的行为,成为其违法事实的一部分。
——利欲熏心,主动卖密。某涉密单位退休人员程某,为成功办理其子女留学签证,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多次提供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事发后,程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我行我素,违规操作。某涉密单位退休返聘人员违规将存储涉密文件资料的移动硬盘带回家中连接家用计算机,导致多份涉密文件资料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取。事发后,相关责任人均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退休不“褪色” 保密不松弦
——保密责任不“松懈”。保密责任是终身烙印,不因岗位变动而消失。退休人员须时刻牢记“涉密不涉私,离岗不离责”,不向亲友谈论原岗位工作细节,不在社交平台披露任何与原单位相关的信息,并严格遵守出国(境)、从业等限制性规定。
——离岗密件先“清零”。涉密人员退休前,须清退全部个人持有、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信息设备等,并办理完备的移交、销毁手续。任何以“留恋”“整理”为名私自留存涉密载体的行为,均属违法违规行为。
——法律意识要“绷紧”。根据保密要求,涉密文件等涉密载体严禁带出办公场所,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的,要依规履行审批手续并采取严格的保密防护措施,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有效管控之下。涉密计算机等涉密信息设备严禁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返聘或退休后再就业人员应严守保密纪律,严格落实保密制度要求,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涉密人员退休,保密责任并非到达终点。退休人员应履行保密义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可疑线索,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编辑:田博群】
如今,连队条件好了:炊事班里,大功率破壁机、电烤箱、电饼铛应有尽有;水房里,大型净水设备时刻“待命”;智能化“蔬菜工厂”里,茼蒿、香菜、上海青、生菜等蔬菜青翠欲滴……“日新月异的变化背后,是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边防官兵的深情厚爱。。
- 今日热点
- 奇迹骑士手游攻略大全(奇迹觉醒骑士攻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的公告
- 纪委暗访手段揭秘戴2万元特制眼镜全程拍摄
- 23年哪个省的省考对应届毕业生更友好?
- 新“三点论”?怎一个“虚”字了得!“且看美国毁三观”系列评论(三)
- 西藏“两个细则”正式印发 电力辅助服务管理体系实现系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