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局势日益趋向缓和,“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技术上、文化上的联系,必然会一天比一天发展”。
中新社泉州11月10日电 (记者 孙虹)2025年中国网络文学论坛10日在福建泉州开幕,开启现代网络文学与古代“东方第一大港”的跨时空对话。海上丝绸之路网络文学国际交流中心当天揭牌成立。
该中心将提供创作扶持、文学交流、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推广传播等服务,推动“闽派”网络文学与“海丝”沿线国家及世界文学的深度对话,助力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
“网络文学自诞生以来,主流化、精品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文化产业的撬动作用日益突显,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张宏森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网络文学迅速迭代升级,同时面临来自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准确识变应变求变,统筹推进网络文学经典化与创新发展进程。
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文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当代中国的面貌。据《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2025)》数据,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天,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发布中国网络文学“Z世代”国际传播工程(第三期)成果,全新推出6期使用中英双语制作、每期16分钟的《网文中国》纪录片,并在全球同步上线。
据了解,该纪录片邀请法国“元气阅读”网站(Chireads.com)总编辑查尔斯·德威(Charles-Emmanuel Dewees)和海外读者,与6位中国网络作家进行深度访谈,畅聊创作构思,分享中国网络文学的精彩作品。(完) 【编辑:惠小东】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完善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实现“事前感知,有效应对”;二是必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打破条块分割的旧观念旧框架,实现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联动效应,形成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合力;三是必须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是必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着力布局全国区域应急力量中心和体系,确保对突发情况及时有力启动应急响应和快速进行处置;五是必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六是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和行政监督,增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能力。。
- 今日热点
- 共享公共采购市场的未来——2022年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举行
- “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造“文明潍坊”新路径
- 国土增绿 山河添彩(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 宁夏医保基金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 潜山油坝乡动员部署“奋勇争先 狠抓落实”工作
- 港媒:中国汽车出口跃升世界第二 电动汽车成强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