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护航辽宁秋收 《想要导航官网提示页面(正式版)》 新华社迪拜2月8日电通讯:时隔三年阿联酋红毯欢迎中国旅游团回归 新华社记者苏小坡 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法拉利世界主题公园日前迎来近三年来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旅游团。《想要导航官网提示页面(正式版)》
上一次它来时,行走在地球上的还是尼安德特人。
中新社辽宁铁岭10月17日电 (王涵 王鹏)辽宁17日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给当地正在进行的秋收工作带来新挑战,同时凸显气象科技在助力农业生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在铁岭市昌图县的农田里,一排排收割机在挂满霜花的玉米田间繁忙作业,抢抓秋收“黄金期”。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中华告诉记者,降温带来的霜冻将促进籽粒水分降低,有利于后续集中开展大面积机械化收割。他正依靠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安排收割进度。
当地气象部门构建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以卫星、无人机和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为支撑,为秋收工作精准“把脉”。
在昌图县的一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摄像头记录着作物从青绿到金黄的全过程。铁岭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该观测站配备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桶、风速仪等设备,不仅可以监测农作物,还可监测土壤温湿度。
在盘锦市,种植户们的微信群里在秋收期间会实时收到气象部门发来的作业窗口期提示。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继明说:“我们公司自种的3000亩水稻已在14日全部收完。因为预报称17日前有雨和霜冻,我们就赶紧抢收。如按原计划收割,我们很可能会遭受损失。”
据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刘东明介绍,气象部门正持续升级今年7月上线试运行的“辽天惠农”小程序,旨在将基于位置的实时农田气象信息,转化为农户触手可得的科学生产依据。(完) 【编辑:胡寒笑】
在希望的田野上
虽然升级后的汽油更加清洁环保,但网上却有传言称,汽车“喝”新汽油会“水土不服”,导致不少车主不敢贸然由国六A汽油换成国六B汽油。
新华社发报告研究认为,天府机场、中欧班列均为外媒涉成都报告的高频词汇,数字化、科技等也属外媒涉成都报道重点关注领域,成都发展成就已受到外媒和外籍人士关注。。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山西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 外媒: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宣布将裁员7000人
-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一带一路”正成为阿中关系发展的“新引擎”
- 深圳各大景区春节客流量创3年来新高
- 习近平这些话,致敬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 非凡十年·甘肃--甘肃频道--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