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安全,赢得国际信任票

分享到:

中国式安全,赢得国际信任票

2025-10-19 13:2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我忘在桌子上的手机,竟然没人拿走!”

  近期,俄罗斯记者里克·桑切斯在与法国巴黎科技商业学院赵克峰教授的采访中,讲述了自己在中国酒店的经历。

  这份幸运并非偶然。

  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China Travel”火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踏上这片土地,真实感受到了“中国式安全”。

  有外国博主将电脑和背包放在商店桌子上,离开一小时后,发现物品原封未动;有女博主在中国实现了夜间独自游玩,并称“这在很多国家都实现不了”。

  他们用亲身经历打破认知壁垒,让世界看见一个真实、安全的中国。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遗落手机后失而复得的踏实,深夜独行无需紧绷神经的坦然,陌生人之间传递的信任温度。

  2025年9月10日,北京前门大街,外国游客感受古都夜韵。

  中国式安全,既融进每一个日常细节里,也体现在鲜活的数据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群众安全感自2020年起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的高水平,“平安中国”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美国著名民调公司盖洛普发布的《2025年全球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中国民众的安全感还是中国的“法律与秩序指数”排名,都远超所有西方大国。

  这份安全感从何而来?

  完善社会治理铸就安全根基。

  “十四五”期间,全国刑事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2024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数持续下降,同比下降25.7%;命案发案率持续走低,2024年中国每10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4起,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各地还构建起“人防+技防”的防控网络,智能安防系统24小时守护社区,网格化管理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保持政策稳定性提供安全预期。

  对内,中国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这种注重长周期和战略考量的政策风格,与部分西方国家政策短视化、来回“翻烧饼”形成鲜明对比。

  对外,从进博会、服贸会到广交会、链博会,中国持续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从未动摇,给国内外市场喂下“定心丸”。

  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安全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公平竞争审查条例》《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实施,为所有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与某些国家“外资坟场”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正是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方位守护,让中国不仅成为海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更成为投资兴业的避风港。

  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他们不只关注市场机会和政策优惠,更关心人身和财产安全。中国连续15年吸引外资超1000亿美元,正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安全稳定环境投出的“信任票”。

  反观部分西方国家,枪支暴力频发、种族矛盾突出,基本的社会稳定都难以保障,投资者、旅客自然会评估风险,望而却步。

  安全是一种深植于社会肌理的信任资本。它让海外游客愿意为中国烟火气而来,让全球投资者敢于在中国扎根,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把安心当成最寻常的生活底色。

  “平安中国”正超越国界,为全球提供一份可参考的中国方案。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曹子健】

【编辑:葛成】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