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部署,南平市纪委监委指导光泽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改革后新接手外逃人员情况,针对刘龙辉案件重新制定追逃追赃工作方案,一方面持续不断通过刘龙辉亲属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千方百计摸排刘龙辉外逃线索。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张静)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加上室内供暖设备开启,不少人会感觉嗓子干、皮肤紧、头发起静电,加湿器也因此成了很多家庭的“过冬神器”。但如果使用不当,这个“保湿帮手”可能变成“健康杀手”,引发“加湿器肺炎”。
什么是“加湿器肺炎”?
“加湿器肺炎”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而是对加湿器使用不当引发肺部炎症的统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丽娜解释,如果忘记定时给加湿器换水、清洗,内部会滋生细菌和真菌,被污染的水经加湿器雾化形成的气溶胶被吸入人体;或者往加湿器中添加杀菌剂、消毒剂、精油甚至柠檬等物质,这些成分会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及肺泡,导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就医时会发现肺部有炎症表现,这就是“加湿器肺炎”。
“加湿器肺炎”为何会发生?
微生物污染是主因
加湿器若长期不清洗,内部滋生多种微生物,比如革兰氏阴性杆菌、放线菌、军团菌以及真菌等,超声波加湿器的雾化片尤其容易藏污纳垢。
这些微生物随水雾扩散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直接侵袭呼吸道和肺部,除了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可以同时通过微生物抗原、或者微生物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触发肺部出现过激的免疫反应,导致“加湿器肺炎”。加湿器内部积垢,水中存在的矿物质也会对支气管、肺造成化学损伤。
不当“加料”风险更高
有些人会往加湿器中添加精油、醋、消毒剂等,认为能“杀菌”或“增香”,实则危害极大。孙丽娜强调,消毒剂、精油等物质雾化后,对呼吸道的刺激更强,造成的化学性损伤也更强,引发肺部炎症,甚至导致肺纤维化,降低肺功能;而醋的浓度低,无法实现有效“杀菌”,反而会刺激呼吸道。
湿度过高或水源不洁
人体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0%-60%,若24小时开启加湿器,可能导致室内湿度过高(超过70%),降低人体抵抗力,加重慢阻肺、鼻炎等患者的病情。此外,直接使用自来水也有隐患。自来水中含有矿物质和微生物,雾化后可能引发疾病,建议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
如何科学使用加湿器?
1.定期清洁别偷懒
无论何种类型的加湿器,都需定期清洁。日常使用时,建议2-3天清洗一次雾化片,避免水垢和微生物积聚;即使是宣称“自带灭菌功能”的加湿器,也不能替代定期清洁,启用前和使用过程中都要对机身内部进行深度清洗。
2.水源选对是关键
优先选择纯净水或蒸馏水,既能减少加湿器内部污染,也能避免家具表面出现“白霜”。同时要定时换水,避免水箱内的水长期存放滋生细菌。
3.禁止乱加“添加剂”
无论精油、醋、消毒剂还是柠檬,都不能倒入加湿器。这些物质会通过雾化被吸入肺部,刺激呼吸道或引发严重感染,牢记“加湿器只加水”的原则。
4.控好温湿多通风
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18℃-24℃,湿度控制在40%-60%,可搭配湿度计监测,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此外,每天需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时,建议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2-4点,以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减少感染风险。
5.加湿有“平替”方案
若担心加湿器使用麻烦,可在室内通风处挂一条拧至不滴水的湿毛巾,通过水分蒸发来改善湿度,注意定期清洗毛巾即可。
秋冬干燥,加湿器能帮助我们改善生活环境,但只有掌握正确用法,才能在享受湿润的同时,远离“加湿器肺炎”,守护家人健康。(完)
【编辑:李岩】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 今日热点
-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 今日24时,油价或将上调
- 肖远企: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 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
- 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
- 四川新增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 提前还房贷有时未必划算 还贷市民在银行门前排长龙 专业人士提醒莫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