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生产下线

  中新社雄安10月22日电 (裴国荣 韩冰)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完成生产下线。

  其核心研制任务聚焦“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分别破解“算力瓶颈”“能源约束”“动力效率”难题,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中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内的生产线。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此次投产启用的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位于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雄安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标准卫星制造厂房,专注于卫星的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

  “雄安一号”在雄安新区完成生产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跨越,能够进一步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目前,空天信息产业作为雄安新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汇集了中国星网总部、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完)

【编辑:史词】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Z1WQV"></kbd><del id="vjKEYvss"></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kdRjMV"></b>
  • 中国冰球协会向国家U20男子冰球队发贺信
  • 【西藏观察】如何实现食品安全,西藏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路
  • 新疆已建成1.1万个5G基站开拓5G行业应用蓝海
查看更多

《深夜做受》

发布时间:2025-10-23 22:30:01 绿巨人18 秋葵在线免费观看 来自湖南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04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起草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报告要充分体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引导全党增强斗争本领,激励全社会坚定信心,着力夯实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实力。周航上任后,曹操出行裁员、业务收缩,但很快就传出周航或退出曹操出行的消息。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041969
举报
热点推荐
  • 又一公司宣布将接入ChatGPT功能AI“大战”在即?

    2025-10-23 22:30:01

  • 贡嘎的辉煌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

    2025-10-23 22:30:01

  • 韩国出动海军舰艇及深海潜水员参与倾覆渔船救助工作

    2025-10-23 22:30:01

  • 西藏林芝:民警暖心寻回深夜外出失联的老人

    2025-10-23 22:30:01

  • 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2025-10-23 22:30:01

  •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总工会开展“年后开工第一课”培训活动

    2025-10-23 22:30:01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