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服装公司主张,广告主在商品销售页面和实际所售商品中使用涉案商标或近似标识,搜狐公司作为广告发布平台,未对广告主发布的广告内容和授权进行审慎审核,其行为违反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六项之规定,构成帮助侵权。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5日公开发布7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保健品、牛肉、中药等。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相关负责人称,将持续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此次发布的案例显示,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全链条惩治。比如“何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假冒注册商标案”,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发现上游犯罪线索,及时引导公安机关追查原料供应商、包材生产人员、物流发货人员、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等。公安机关对以何某为首的制假团伙刑事立案,共计抓获涉案人员20余人。
最高检指出,对链条长、人员多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检察机关要协同公安机关开展全环节惩处,从源头上铲除犯罪。检察机关还应及时引导公安机关全面收集原料供应量、生产记录、物流发货及销售记录等关键证据,准确认定犯罪金额,实现罚当其罪。
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1025件1693人,起诉3762件7316人;批准逮捕危害药品安全犯罪279件443人,起诉1354件2668人。
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有的不法分子收购、加工、销售病牛牟利,2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拘役一个月不等。有的不法分子向压片糖果非法添加壮阳原料,通过网络隐秘销售,11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六个月不等。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还将深挖上下游产业链,坚决摧毁犯罪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行刑衔接机制。(完) 【编辑:周驰】
“这是一堂主题鲜明、涤荡心灵的思政大课,更是一次奋斗强军、奋辑一流的催征动员。。
- 今日热点
- 三年抗疫,中国价值彰显初心恒心
- 外媒述评:中国发展成就足以令中国人自豪
- 日企巨头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
- 于川雅:一“新”一“毅”用“足尖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红色故事
- 贵州省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启动
- 北约秘书长亚洲行制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