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小学校晨检和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不组织、不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活动。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刘大炜 张晓曦)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3日在北京表示,当前,台湾社会存在一种“恋殖”心态,这与被扭曲的片面史观有很大关系。
巫永平当天在北京参加“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首先要明确一点,日本是以窃取的手段占领台湾,并将其作为殖民地来统治。自1895年起,在日本的国家定位中,台湾始终是一个殖民地。到二战后期,日本在台湾的建设,更兼具服务向南扩张战略的意图。“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物质或制度层面的所谓‘建设成果’,都是在殖民统治的前提下实施的,其根本目的始终是为了日本的利益。”
他提到,二战结束、台湾光复后,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历史被选择性重新建构起来。公众所看到的,往往是日本遗留的物质基础设施,殖民统治50年的完整叙事却被有意淡化,大量台湾民众曾遭受的屈辱与压迫被悄然抹去。这种基于片面史观的人为想象,正是导致如今台湾社会上存在某种扭曲,甚至病态“恋殖”心态的根源。
“唯有正本清源,才能从根本上矫正被片面历史豢养的病态心态。”巫永平说,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尽快抢救、记录仍健在的亲历者的历史记忆,保存真实的声音;二是打破目前仅以部分事实放大而成的日本殖民台湾“精英统治史”叙事,纠正被扭曲的史观。
巫永平也提到,“恋殖”心态等“台独”叙事是一个虚假的叙事建构。这种叙事能起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岛内部分民众没有机会接触更多元的观点和事实。但随着台湾年轻人更多通过互联网了解大陆的真实信息、岛内“网红”通过亲身经历打破民进党当局的“信息茧房”,以及民进党当局施政不力招致民众不满、大陆实力逐渐增强等因素,台湾民众也意识到“台独”是不现实的,主流民意正在发生变化。(完) 【编辑:付子豪】
“北溪-2”与“北溪-1”大致平行,设计容量相当,2021年完工后,因美国方面阻挠而迟迟无法投入运营。。
- 今日热点
- 追梦绿色,守护净土——他们在三江源书写生态答卷
- 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17.22亿人次
-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为国家治理服务
-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
- 国新办举行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