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护航辽宁秋收 《星野明作品番全集》(责编:陈羽、黄子娟)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星野明作品番全集》
报告预计,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容量的近一半。
中新社辽宁铁岭10月17日电 (王涵 王鹏)辽宁17日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给当地正在进行的秋收工作带来新挑战,同时凸显气象科技在助力农业生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在铁岭市昌图县的农田里,一排排收割机在挂满霜花的玉米田间繁忙作业,抢抓秋收“黄金期”。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中华告诉记者,降温带来的霜冻将促进籽粒水分降低,有利于后续集中开展大面积机械化收割。他正依靠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安排收割进度。
当地气象部门构建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以卫星、无人机和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为支撑,为秋收工作精准“把脉”。
在昌图县的一处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摄像头记录着作物从青绿到金黄的全过程。铁岭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该观测站配备有温湿度传感器、雨量桶、风速仪等设备,不仅可以监测农作物,还可监测土壤温湿度。
在盘锦市,种植户们的微信群里在秋收期间会实时收到气象部门发来的作业窗口期提示。盘锦千鹤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继明说:“我们公司自种的3000亩水稻已在14日全部收完。因为预报称17日前有雨和霜冻,我们就赶紧抢收。如按原计划收割,我们很可能会遭受损失。”
据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刘东明介绍,气象部门正持续升级今年7月上线试运行的“辽天惠农”小程序,旨在将基于位置的实时农田气象信息,转化为农户触手可得的科学生产依据。(完) 【编辑:胡寒笑】
万珍丽: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我们真诚地欢迎各位记者能够到成都的大赛现场进行采访。
2022年以来,上交所推出“交易所搭台、市场唱戏”的创新市场服务模式,联合地方工商联、证监局,先后组织10余场民企及产业债融资座谈调研、2场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座谈会,其中,特别组织5家民营房企发行人、承销机构和债券机构投资者开展投融对接交流,引导投资者合理评估民营房企投资价值,推进投融互信,重塑市场投融生态。
“云雀”I-LEX微型无人机由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设计制造,该系列无人机还包括“云雀”I、“云雀”Ⅱ、“云雀”Ⅲ等型号。。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春节期间深入一线查访 正风肃纪始终在线
- 陪你过年丨五光十色西宁夜欢天喜地闹元宵
- 外媒:巴基斯坦清真寺发生爆炸至少32人死亡147人受伤
- 一见·总书记说,路子对了,就坚持走下去
- 云南省财政选定9个绩效运行重点监控项目
- 海口三十六曲溪湿地春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