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团队研发仿生光热织物 实现“秒速升温”与“稳定耐用”

  中新网天津10月1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在-20℃的严寒中,只需光照12秒,衣物表面温度就能迅速跃升至40℃;即使反复洗涤摩擦,储热性能依然稳定;甚至能实现精准控温,用于局部热敷理疗……这些过去依赖复杂电子设备才能实现的“智能保暖”功能,未来可能仅需一块织物就能轻松完成。

  近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受盐碱地植物“吸盐-泌盐”机制启发,成功研发出一种兼具高效光热转换与优异力学性能的分子太阳能热(MOST)织物。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材料学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为下一代可穿戴热管理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仿生热织物设计示意图。天津大学 供图

  如何让MOST织物的力学及热管理性能协同提升,一直是个人热管理领域的核心难题。目前报道的MOST织物往往面临优异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得的问题,开发“高效光热+可靠耐用”的热管理织物,对节能减排、提升医疗理疗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从盐碱地植物“中亚滨藜”中汲取灵感,让织物同时实现了光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协同提升,打破“二者不可兼得”的织物性能困局。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织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管理能力:在420nm蓝光照射下,70秒内升温25.5℃,即使在-20℃的低温模拟日光中,50秒也可升温21.2℃。更难得的是,该织物具备极强的耐用性,经过50次摩擦、500次拉伸弯曲,甚至72小时连续洗涤后,光热性能保留率仍超90%,成功克服了传统MOST材料易脱落、寿命短的问题。

  此外,该织物还能通过调节光照强度精准控制释热温度,既可用于日常保暖,也可作为便携理疗载体,为关节炎等患者提供局部热敷。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将自然界生物的自适应机制转化为材料的性能调控策略。”封伟教授表示,这一仿生设计不仅为MOST织物的大规模制备提供了新方法,更实现了热管理织物的性能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服装、医疗理疗器械、户外防护装备等领域,推动个人热管理从“依赖外部供能”向“高效利用太阳能”转型升级。(完)

【编辑:刘阳禾】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Fy1rnN"></kbd><del id="BoIvr"></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VQ2kvS2"></b>
  • 第131届广交会线上开幕助力“稳链稳贸”
  • 46家机构参与网络视听“就地过大年&nbsp;欢乐春节档”
  • 【国旗下讲话】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查看更多

《厕拍》

发布时间:2025-10-13 03:52:37 苏清歌麻豆视频 来自湖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月5日,“大道同行肝胆照——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专题展”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水釜城政协委员之家开展。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是不好的。”云南天文台郭建恒研究员说,然而研究者一直缺乏有力的模型,来论证这些较热的氢原子产生的吸收信号与大气逃逸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141052
举报
热点推荐
  • “硬科技+全要素”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腾飞【7】

    2025-10-13 03:52:37

  • 推进高水平实现藏粮于地

    2025-10-13 03:52:37

  • 做好调解工作要找到窍门

    2025-10-13 03:52:37

  • 新华全媒+丨北斗卫星护航铁路安全

    2025-10-13 03:52:37

  • 今日立春&nbsp;这样养生不负春日好时光

    2025-10-13 03:52:37

  • 灵武市:赶崇兴大集寻烟火年味

    2025-10-13 03:52:37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