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帕兰庭”综合电子战系统的战术能力来看,该系统将电子战三要素综合一体,形成了“探测—攻击—保护”综合电子战网络。
中新网上海7月1日电 (记者 许婧)7月1日,一份珍藏了近80年的周恩来手稿《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入藏中共一大纪念馆,弥补了馆藏中至今未有周恩来同志亲笔手书的空白。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表示,这份手稿未来将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陈列展览的核心重点呈现,让更多人领略其背后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设立于1946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团成员曾寓居于此。为便于工作,办事处对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简称“周公馆”。如今,周公馆由中共一大纪念馆管理。
据介绍,这份手稿背后有着厚重的历史:1946年7月,国民党特务在昆明先后暗杀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周恩来闻此噩耗,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亲笔写下悼词。同年10月4日,上海各界人士在福州路天蟾舞台举行公悼大会,邓颖超在大会上宣读了周恩来书写的悼词。会后,邓颖超将悼词交给《新华日报》记者顾家熙,带到报社印刷刊发。顾家熙后将悼词交予其哥哥顾家幹保管,顾家后人顾宝炎等将手稿完好地保存了近80年。
当天,顾宝炎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将这份珍贵的《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捐赠给中共一大纪念馆。
薛峰说:“这份手稿是周公馆建馆近50年来文物征集工作的重大突破,堪称‘镇馆之宝’。它是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主人士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历史见证,也是周恩来同志一生为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作出巨大贡献的生动写照。”
中共一大纪念馆当日举办了“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共一大纪念馆2025年上半年共接待观众近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69%,其中周公馆接待观众27.5万人次。(完)
【编辑:李润泽】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已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等方面崭露头角,为全球发展和繁荣按下了“加速键”。。
- 今日热点
- 德国又要实行义务兵役制了?
- 十二颗心的故事安卓版下载
- 要开学了这几个健康提示很重要
- “美联储传声筒”:2月降档升息几无悬念终端利率将成关键议题
- 郭台铭代表中国国民党参选?“郭王配”剑指2024?王金平回应了
- 新华网足球队实现“新华杯足球锦标赛”七连冠